天天重生组 一棵树宋(宋宏坚)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想安排让写感想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下反省和总结吧,以便下周更好的开始。在上次的理论课之后还是热血满满的,但是在这一周的践行的过程中,稍感平淡,热情也减少了很多,所以也确实需要调整一下心态了。于是复习了一下第一周的开营课。下面是我做的整理:
医院里为什么会把患相同疾病的病人放到一个病房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让病人看到其他人和你一样,这样就会多些积极的力量,得到安慰。
还有后援团的力量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人都需要别人的鼓励和帮助的。
很多人做的最熟练的事情就是半途而废。(看来我不孤单啊)
最难过的不是“我不行”而是“只有我不行”
为什么目标达不成?最主要的原因有三:
难点一:目标定得太高无法长期坚持
我的理解是:对于以前没有做过或没有做到的事,刚开始时不要把目标定的太高、太大。
难点二:任务不够具体执行过程混乱
脑子带宽的问题:脑容量是有限的,给你安排一个任务你就去做,你不用想去做什么,该如何选择,该如何做,听话照做就可以了,这就叫代替执行
我的理解:刚开始不要想太多,如果要做的事你没有做过,或做到,那么你刚开始的思考可能都是徒劳的,所以先做起来,一边做一边思考总结即摸着石头过河是更好的策略。
难点三:没有督促和反馈无法维持行动力。
我的理解:上学的时候为什么可以学到动西,而自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大多数学无所成,就是因为没有反馈吧 。所以加入一个团队互相监督互相鼓励是更快地成长办法。
解决方案:
难点一:万事开头难,刚开始要培养熟悉度,消除恐惧感,很多人做不到就是从来没有开始的那个楔机。
自我介绍是有可能用的最多的地方。当你有一份说的特别溜的一份材料,这可能成为你开始的一个楔机。
难点二:集中力量做一件事,先突破一点。
我的理解:笑来老师说过,任何人刚开始的时候都是笨拙的,要接受自己刚开始的笨拙。撑握最少必要知识,尽快开始那个过程,尽快渡过那个过程。而专注是必不可少的一把利剑,专注有如神助,心不专则力不强
提示:只求完整,不求完美。(因为完美必不存在,设定时间限制)
你每天都要做一小时,消除陌生感。你每天都做比你隔三差五做轻松很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只要你不是100%的投入的时候,你就可能会偷赖。100%的做, 你的大脑就不需要决策,你的大脑只需要把精力用在“做”上就可以了。当你只投入99%的时候,你的大脑一直再想乱七八糟的动西,想着开小差,想偷那1%的懒。这成为你达成目标形成非常大的障碍。即然99%可以,那么98%也可以了,这样你就会一直退缩。每次都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但是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你离100%越来越远。最后你就会放弃了。所以说100%努力比99%大很多。他差的不是1%,差的有可能是100%。
这个也让我想起了李笑来老师的人人都能用英语中所说的,你的大脑时刻再竞争,旧的脑图积累的时间越长,你越难战胜他。所以有时候破釜沉舟是重建脑图的最有效的办法了。
难点三:人都厌恶损失,你比如得到100块的喜悦要比失去100块的悲痛的情绪绝对值,后者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前者。
理论课是辅助措施,如果要想学会必须靠实际的练习。
ps:在《人人都能用英语》得到了另一个概念:“习得性失助”后来在维基百科里找到了相关的解读,下面是相关的一段:将两组狗放在吊床当中,第一组狗被轻微电流电击,但它们能够停止电流,另一组狗而则不行,当这个吊床实验做完之后,再将这两组狗放到一个有障碍物的屋子,第一组狗在屋子中遭受电击时,会跳过障碍物逃走,第二组狗在遭受电击时,则不尝试逃走,只会躺在原地不动。这就是习得无助感-尽管狗看到第一组的逃走范例,也知道自己能逃走,但他们并没有尝试。在其他实验当中,还用了不同的动物,结果都非常相似。在所有试验中,造成习得无助感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上认为自己无法控制某件事情,进而产生了消极的行为。
我的理解:即使你可能做好,你也不会去做,因为你已经习惯了失败,不会去反抗了。就像实验里的那只狗一样。那么该如何做呢?1、速成绝无可能,你要慢慢积累希望、积累信心、积累小的成功。2、每天反省,利用元认知能力来战争另一个自己。3、还有一定要列计划,一定要活在未来。每天都是重生的第一天,每一年都是重生的第一年。
复习一遍后对此次活动有了更大的认同感。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做一件事——打磨一篇自己的英文演讲稿,边做、边学、边用来掌握达成目标的基本方法。
一周的时间必不是太长,对于班里的同学并不太熟悉,只看了几篇演讲稿,能力有高低但心态都很积极。在昨天的找语伴的作业中,链接了刘峰伙伴,从她的演讲词中了解到她是一位美术老师,昨天发出作业后她很坦诚地说自己英语不好不敢主动链接其他伙伴,感觉到了她的这份坦诚与善意,所以我就主动链接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英语也不太好啦。虽然我俩的英语水平都不太好,但也许这能更深刻地让我们掌握刻意练习的方法,希望通过一个月的努力,一起携手为2018年画出一个美丽的开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