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已经许久不看书,除去昨天看完的《白夜行》,这两年看完全本的书籍屈指可数。看的电影也多是豆瓣评分较低的的热门喜剧。我虽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只是看的时候笑过几声,过后却也没多深得印象。
往前数几年,还能说自己有些许的阅读量,至少不玩游戏,也不会在知乎泡一整天,看一些明星八卦,好奇陌生人的家常里短。
还记得那时候刚毕业,拿着IPHONE4S,2G网,在信号不好的出租屋里,连微信都打不开。因而爱上看书。
盛夏的广州,打着一把破旧的黄色折叠伞,换乘几趟地铁去图书馆借书。
走出地铁站,晃动的热浪迎面而来,让人无处躲藏。
道路两旁极少的树一动不动生怕一晃动就被阳光流过树叶将树干烤干。
我撑着黄伞快步走向图书馆。
这时图书馆的冷气是有魔力的,它穿过几条街拉着你往图书馆去,小跑着。
凝固的风在你脚边,走过时它就热乎乎的黏在你脚上,真想把它打包带到冬天。
这样的时间是漫长的飞逝。
到达图书馆一头扎进冷气里。慢悠悠过安检的人都在等待冷气吸走身上的热气。
安检的门是一道神奇的门,走过之后温度湿度都变得如同深秋般令人愉悦。
迎面的是浩瀚的书海与可爱的人。
不学无术的我不喜欢逛其他楼层的工具实用书籍。
直上四楼去找山本文绪的《然后,我就一个人了》。
那时喜欢日本文学。高木直子的《第一次一个人旅行》《一个人住五年》,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川端康成的《雪国》等等都是那时候看的。
因为刚毕业也是一个人偶然看到《然后,我就一个人了》这个书名就莫名喜欢这本书。它像楼下的肠粉一样吸引我。但却不像楼下的肠粉一样随时去都有。为了它我跑了三趟图书馆在石头都要被烤焦的七月。
我像捡到人民币似的将它装进书包,像窃贼一样匆匆走到自助借阅台。终可以名正言顺将它带离图书馆,我像娶到了暗恋多时的姑娘,心中一阵窃喜。
那本书确实很适合当时的我阅读,一口气看到只剩最后一章舍不得读完。
哪怕在写完这本书后不久山本文绪又找到了生命的另一半,她并没有如她写的那样一直一个人。
我想没有谁会一直一个人,但我却爱极了书中的生活。
一个人通宵写稿,再睡到自然醒。吃一点简单的食物。和朋友下午茶,买几件自己的喜欢的衣服。简单的生活。
这一度成为我的人生目标。
时至今日我依然向往这样的生活,只是粗糙的文字可能阻碍了我成为一个职业作家的可能。
但梦想还是要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都在最初的梦想上做加减,坚持住,可能成为一个粗糙作家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