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温州某中学高三学生集体跑操过程中一名不满16岁少年倒地猝死。在疫情后开学不到一周时间就发生这种惨剧不得不让人唏嘘,一个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生命戛然而止。
少年死亡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不知道后续新闻会不会进一步披露,我不是学医的,对这方面不太懂。但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会不会与长时间在家缺乏运动有关,一下子剧烈运动毕竟身体吃不消。
为什么这么想呢?因为这事让我想起几年前身边一件真实的事。
有个亲戚,是个富二代,大专毕业后找了份工作干了半年说没意思辞职了,他在家闲了几年,父母看不下去,提议让他接手家族生意,劝了几次终于劝动了。没想干了不到一年又甩手不干了,后来自然是一直在家养尊处优了。每天打游戏追剧到半夜,睡觉睡到第二天中午,很少出门,人像吹气球一样,眼见着一身肥肉不断地膨胀。整个人圆鼓鼓、肉嘟嘟的。
那时候他应该还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吧,清明节全家去扫墓,老房子到山脚下走路15分钟,而墓地所在的地方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个平缓的小山坡。山脚下上到坟头5分钟路,就在这5分钟的路上,小伙子脸色苍白、嘴唇发紫,直冒虚汗,吓得他妈妈以后扫墓再没让他”出马“过。
这位亲戚眼见着双层下巴变成千层梯田,我也曾跟他和他妈妈说过,得找点事情做做,要锻炼身体,不能这么游手好闲,坐吃山空。小伙子不愿意工作,当妈的又心疼孩子。就这样好好一个青年报废在家多年。他这样的行为不得不说完全是自小的教育没有走到位。
这位亲戚的母亲不让他扫墓,以为是爱护他,可我觉得越是这样,越是要狠下心来逼他,拿鞭子抽也应该抽他早起,抽他出去工作,扫墓更是不能耽误,每年必须去。
她将纵容当爱护,这样反而会害了他。
2019年我国第四次营养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10年时间增长了2倍,达到5300万。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显示,2014年,我国7~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1%和5.8%,农村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7%和4.5%。
从2004年到2019年,中国妇女儿童肥胖控制专业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抽样选取了两万名6到18岁的儿童青少年进行跟踪调查, 非常痛心的是有些孩子就是还没有到成年,就已经肾衰了,那都是12、13岁血压就高,但是家长并没有给他看病。
很难想象,疫情期间,不知道那个少年是不是也是”吃睡长“的模式,还是说把所有时间都扑在了复习功课上。不管是哪种情况,这种爱护也不是称职的爱护,没有适当运动,不调节身心,出事只是早晚的事。一个人身体不健康,即使考100分又有什么用。一个人身体不健康,活在父母眼皮底下安逸舒适又能维持多少年岁。
最近上海、浙江陆续取消了中考体育。虽然是从疫情防控方面考虑下的决定,但真的希望学校不要在这几个月荒废了学生的体育锻炼。
我们这些工作了的人反观自己,多少人在人到中年才想起来要强健体魄,才决心去除大肚腩,重拾运动,这之前的多年珍贵岁月就这样石沉大海,而身上早已落下不少病疼。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积极主动的思想意识。规律学习、坚持运动,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这才是人生道路上他真正需要的,也是他通向幸福成功人生的有力武器。
对于孩子,千万不能把纵容当成爱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