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中有一个独特而动人的场景:波洛涅斯催促儿子雷欧提斯动身去巴黎,并对他谆谆告诫,可雷欧提斯却心不在焉,完全当做了耳边风。
这个老人的格言警句一个比一个古板乏味,读者把这些话当作是对一个年老而又小气的人物的性格写照。但接着我们吃惊地听到这样的句子:
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每个读者在理解《哈姆雷特》时都会认识到,真诚的主题渗透了整个剧本。很显然,哈姆雷特第一次深情的独白就宣告了他的真诚,说他不知道什么“好像”。
“对你自己忠实”,这句话萦绕在我们的耳际,它包含怎样的承诺啊!我们每个人都听命于他,而若遵守这个命令,我们想,许多困难与疑问都会得到解决。
我和我自己之间怎样才叫和谐一致?有两个食物比它们更相般配的吗?谁不想忠实于他自己呢?
忠实,也就是说忠诚,就是始终如一不动摇;忠实,也就是说诚实,就是面对自身不应该有什么借口托词。忠实就像木匠、瓦匠所说的那样,中规中矩。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狄更斯在一生的巅峰时刻曾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为什么……当我情绪低落时,一种感觉总会涌上我的心头,就好像我错过了生命中的某种幸福,好像我未能结识一个朋友和同伴。”
我们知道那得不到的朋友和同伴是谁。我们理解马修·阿诺德,要发现一个人的自我,到达它,忠实于它,是多么的困难:
表面清浅轻柔,
我们说我们感觉到了,
水流光亮,我们以为我们感觉到了
可在它的下面,涌动着无声的流,强劲幽深,
这才是我们感觉到的干流。
阿诺德的这番智慧之语,揭示了探明一个人的自我的艰难甚至是不可能。
直到差不多三十年后,弗洛伊德才开始筚路蓝缕式的学科草创工作,以研究、发现它的藏身之所。但我们至今不仅依旧对所要忠实的自我之所在感到困惑,也对我们所找寻的究竟是什么感到茫然。
席勒说:“人们也许会说,任何一个人,就其禀赋和使命而言,自身就带有一个人的理想,这是人的范型,他一生的使命就是不管经历多少风雨都始终符合这统一不变的理想。”
人的范型,是否就是一个人的自我?
我知道,它与另外一个自我共存,而那个自我从公共道德来说并不怎么好,但正因为该受谴责,所以它就更可以被看做是个人的自我了。
因此霍桑这样想:“诚实吧!诚实吧!诚实吧!纵使不把你的最坏之点坦诚地显示给世界,也要表示出某些迹象,借此可以使人推想到你的最坏之点!”
如果真诚是通过忠实于一个人的自我来避免对人狡诈,我们就会发现,不经过最艰苦的努力,人是无法到达这种存在状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