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笔记来自书籍《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题记:无论你已为人父母,或是即将成为父母;无论你的孩子正在叛逆期,或是担心以后孩子会叛逆;无论你自己是否有叛逆的过往,或是想看看叛逆是怎么一回事,这本书都会给你带来全新的思考。
有人看到书名《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会马上想到一个问题:那叛逆是谁的错?其实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系统,孩子的叛逆,跟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原因可能是:
家庭因素: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兄弟姐妹间的相处问题
学校因素:学习困难,不被老师重视,交际困难问题,身边同伴的影响(如认为叛逆很酷等)
社会因素:看到了一些影响价值观的思想并认同
无论诱发的因素是什么,要知道:孩子以叛逆的方式做出反应是因为他不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作为家长,切勿用暴力的方式来回应,包括语言暴力,不理睬,行为暴力。
那家长要怎么做呢?这就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作者用十个步骤来帮助你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我选取其中8个关键点:
第一:
从自身改变,反思身为父母,自己有哪些行为是积极的,哪些行为会引发孩子的叛逆。
积极行为有:
( )微笑
( )眨眼
( )拍拍孩子
( )站得很近
( )说我爱你
( )目光接触
( )拥抱
( )点头
( )握手
( )参加学校会议
( )给予表扬
( )给予赞美
( )给予奖励
( )安排生日聚会
你做到了哪些?在括号里打钩√
消极行为有:
( )吼叫
( )嘲笑
( )讽刺挖苦
( )打骂
( )忽视
( )唠叨
( )说教
( )打断
( )羞辱
( )停留在过去
( )批评
( )引发内疚
( )刺激挑衅
( )撒谎
( )跟别的父母说闲言碎语
( )威胁
( )贬低
( )扔东西
( )否定感受
( )没有耐心
( )不切实际的期望
你做过哪些?在里面打钩。
敲黑板:这些积极行为要写出来贴在显眼的地方,跟孩子一起来践行;这些消极行为要经常看,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就要警惕这些行为的出现。但也不要过分自责,以前没有人教,出现问题改就行了。改善孩子从改变自己做起!!!关照孩子,才是对孩子负责的方式。
第二:
如果问你爱你的孩子吗,大部分家长都会说“爱”。但如果我问“你理解你的孩子吗?”,这个问题就需要家长深思了。
记住:理解是最为有效的消除叛逆的方法。
看下面这个场景出现在你和孩子之间吗:
场景1:
孩子哭着:爸爸,我数学老师批评我作业做得很差。
爸爸:我就知道,你整天都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难怪你老师这么说。
(你知道孩子这个时候需要什么吗?家长这样说能让孩子变好吗?)
场景2:
孩子:这道题好难啊,不想做了。
家长:我看看,这么简单都不会,怎么搞的?
(孩子的厌学大多就是被这样养成的)
场景3:
孩子在看电视,看的很开心,家长看到马上来一句:“整天看电视,作业都做好了吗?”,更严重的还有可能把电视给关了。
(家长要弄清楚情况,跟孩子制定规则,告诉看电视和学习的平衡)
以上各种各样的对孩子不理解的场景,作者归纳为以下三种家长经常出现的行为:
1、给予未经请求的建议。(你应该……)
2、谈论家长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而不是孩子的。(你这样我很生气)
3、使孩子的痛苦看起来不重要。(这很正常)
希望你对照自己的行为,看是否会出现以上这三类情况,尽早改过来。理解是让孩子感受到爱的重要方式!
第三:
避免大吼大叫。有些家长说,有时候真的忍无可忍,吼了一声后,发现孩子真的害怕,也会收敛,于是就会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吼叫出来。其实,你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愤怒,试想,你自己的情绪问题都没有解决,如何解决孩子的问题呢!
而且,这种“孩子真的会听”的结果是暂时的,你想想孩子会怎么想,孩子会觉得“爸妈不爱我,只要我做得不符合他们的想法的时候,就会生气”。如果孩子没有因此而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在成人后,也会因此而有一些潜意识的问题出现,比如不敢发表观点。所以,大喊大叫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那如何克制呢?书中介绍了25种方法,我认为大吼的根源是情绪的爆发,我了解到控制情绪的最好方式就是暂停,要发火的时候,数123,基本上情绪就能得到缓和了。
其实,很多孩子脾气不好,长大之后情绪容易失控的原因也是来自于父母的影响,所谓有样学样。
当你减少了大吼大叫后,孩子会更倾向于跟你说话。
第四:
避免权力争夺。进行权力争夺的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孩子会认为家长根本就不爱他,只有他乖乖按照家长说的去做才行。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当年第一次接触小朋友午托的时候,(午托就是中午家长把小朋友送过来培训机构托管),我遇到一个孩子,一进门就大声嚷嚷,找人聊天,很久都不睡觉。我看到这种情形就很生气,觉得她影响了其他孩子的休息,我就蹲下去跟她说“你要安静,小朋友都要休息”,她的回应是“我就不”,我很愤怒地说“你必须安静,给我睡觉,不准吵”,这孩子回应“我偏不,我不喜欢你,我要另外一个老师,只有她才能让我睡觉,谁都不能让我睡觉”。其实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我搞不定她了,如果我再与她纠缠,结果肯定很糟糕,因为我一开始的命令就已经错了。我选择妥协,就让另一个老师过来了。
大人的命令、威胁、恐吓甚至惩罚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不爱”的行为,既然你不爱我,我就跟你对着干。孩子对权力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认为大人和小孩应该是平等的。其实也可以看出,这个孩子与父母的相处也可能是这种模式。
所以如何避免权力争夺呢?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只有放弃掌控感,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适当的时候妥协一下,才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效果。
第五:
对孩子的积极转变给予正面反馈。可能你会觉得,当孩子做出不好的行为的时候指出来他才能变好,也因此对于一些好的行为视而不见,或者孩子有好的转变也没有及时给予反馈,这样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孩子认为好像我做得好也得不到表扬,那我还是不表现得那么好了吧!
家长千万不要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给予孩子表扬就要给物质奖励,但又怕物质奖励孩子不喜欢,或者奖励多了,以后有好的行为孩子就要奖励。首先,最好的表扬是来自于家长郑重其辞、发自内心的口头赞美,要让孩子感觉到真诚;其次,可能有些家长还没有开始去关注孩子的优点就开始担心自己的物质奖励太多,其实不必太顾虑,先踏出第一步:给孩子正面反馈再说。
那要如何给予正面反馈呢,书中给了6个步骤:
1、了解你的孩子会看重什么
2、让孩子参与设计奖励池
3、不要让物质奖励取代口头奖励
4、要在遵守良好行为的情况下给与奖励
5、要出乎意料
6、答应的奖励要做到。
最后补充一句:有时孩子的转变没有那么快,要学会等待,并在过程中,对孩子的努力进行肯定,这也是必要的。
第六:
依靠纪律来约束。上面我们阐述了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我们怎么做,那如果孩子的叛逆行为出现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控制情绪,不动怒;
第二:声明纪律和规则,希望孩子一起遵守,家长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鼓励孩子去学习,学会换位思考,并反省自己的行为。
最后:告诉孩子,你对孩子的爱,不喜欢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第七:
调动家人的支持和配合。跟孩子一起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爱与赞美,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给孩子足够的发挥空间,并支持他。
夫妻的牢固感情和行为习惯是孩子走出叛逆的基础,永远记住: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想让孩子有正向的行为,首先父母就要有正面的影响。不能“家长一边玩手机游戏,一边告诉孩子不能玩手机,要好好学习”,孩子不傻,不怼回去算是有礼貌的了。
第八:
减少叛逆是一个过程,消除叛逆是一个持久战。前面7点,如果家长能做到的话,孩子的转变就可能实现。但也要知道,孩子会一直观察,是否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孩子也能体会到,是否自己不叛逆也能受到公平的对待。而这一切的塑造,需要家长从自身做起,温和而坚定地执行着!!!
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是:孩子可以没有叛逆期,只要环境塑造好,如果真的遇到孩子有叛逆的行为了,引导他,影响他,无条件地爱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