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 做好自己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从教多年,我一直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那就是把每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是的,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学习上,我给予孩子们最大的耐心,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建构科学的数学观念,培养孩子的数感和数学思维。生活上,根据天气情况,提醒他们及时加、减衣服,喝热水等等。我只想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守护我的班级,呵护我的学生。从未想过自己会站在这个舞台上,但今天我愿意站上这个舞台和大家分享我的改变,我的成长故事。
第二篇章 被迫上路 迎接挑战
去年国庆开学第一周,我接到通知“接任三年级数学教研组长”,以往平静似水的生活,从此变得与众不同!我曾想我一个连自己都不会管理的人,怎么能担此大任。我能带好团队吗?如何带领团队?一大堆问题困绕着我。我无从下手,不知道需要做些什么,整个人陷入焦虑之中,这使我食之无味,夜不能寐。然而这些焦虑和恐惶并没有给我带来灵感,对我的工作也无任何帮助,反而使团队失去了主心骨。最初的我,就这样痛苦并坚持着。我坚信痛苦的锤炼过后,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自我。于是我开始调整心态,有句话说得很好,“越努力的人越幸运”。因此我决定主动迎接挑战,相信我可以胜任。一开始每天的午休时间,我都会在办公室思考团队的朝向和整个年级孩子的未来发展,或者向各教研组长请教,真诚的与伙伴交流,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一个个环节逐渐清晰。从每天的小教研到课后的积极交流到常规工作再到大教研组。慢慢地,我发现我的小伙伴有的很有思想、有见识,有的善于学习请教,有的乐于助人、乐于分享,有的认真踏实,还有的热爱研究。有任务不是我分配给谁,而是大家抢着做,有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呀!那就大胆向前冲吧!
第三篇章 团队协作 个人发展
一个团队的力量一般是通过某个活动或某个事件而凝聚的。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团队选定以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几何知识——《周长》作为整个学期的核心研究目标。选定研究内容后,我们开始做前期准备工作,阅读相关书籍和期刊。我们采用自读和共读两种方式,历时一个月。有了理论支撑后,邀请魏校长和我们一起教研,经过两、三周的反复推敲。最终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两大知识板块,之后进行课堂教学。从课前准备到课堂呈现及穷尽习题类型,从浪漫到精确再到综合,从静态定义到动态几何变换,从概念建构到综合应用,我们整合出一套比较完善的课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每个成员有具体的分工,又相互协作,这是我们团队凝聚在一起,第一次做出成果,回想起来还是成就满满。
前期阅读相关的书籍 研究成果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有结果。”而我相信只要努力了、付出了,总会有所成长。这一路走来,我惊奇的发现,我已不是从前那个只求做好自己的我,而是要带领整个团队一起奔跑。 团队的前行,必然伴随着个人的自我成长,而个人的自我成长又推动团队的发展。
第四篇章 学生发展
谈到团队的成果,想到了我们的课堂,说起课堂我还是蛮骄傲、蛮激动的。就以这学期乘法单元为例,我们通过多次教研,达成共识。在教学中通过借助点子图,依托拆数法,妙用巧算帮孩子建构乘法体系,不仅要让孩子知道怎么算,还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这么算,而不是没有思维含量的机械训练。通过渗透数形结合,从而让孩子理解算理,现在我们年级大部分孩子可以掌握几十种拆数方法,称为万能的计算法宝。真正让孩子摆拖思维定势,促进孩子用大脑思考问题。
下面请欣赏我们三年级孩子的日常作品。
点击 (三年级学生乘法作品,欣赏精彩视频)
这一张张作品看似只在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实则孩子要完成几十道甚至上百道计算。从乘法的意义,模型,编故事,到算理,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是的,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计算,我们的孩子玩出花样,玩出数感小天地,玩出数学大思想。
我坚信我们已为孩子生命中埋下一粒粒小种子,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期待他们绽放出炫丽的花朵或长成参天大树!期待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