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2018年周记第12篇(12.10-12.16)
本周金句:
人们常问我,未来10年会有什么变化,但从来不问,未来10年什么不会变,而后者往往更重要
——亚马逊CEO贝索斯
【谨以此篇周记为自己庆生】
忘了是曾几何时,知乎上有个话题特别火。
原话是:30岁,如果你还没当上管理层,或者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那你一辈子基本也就这样了。
理由是什么呢?原作者说:
一个人到30岁,也工作了七八年了,如果还没能当上管理层,或者在专业领域作出突破,那只能说明,你花了七八年,都没能展现出你的能力。也就是说,你的能力已经到了上限。
当时这句话一出,戳中了许多人的软肋,一时间群情哗然。
如果按照该作者的论断,那大概我也属于“一事无成”的人员之一。
但真的是这样吗?
古人曾说“三十而立”,意指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自立于世。
而对于“三十而立”这句评语,后人给出的解释有很多,一种比较受认同的是“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在初二年级的语文书这样说:30岁做事和于礼。
简单一句话,30岁,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了。
我是比较喜欢这个解释的,30岁,可以坦然面对一切困难了。
说实在的,以往的生日对于我来说就跟普通日子没什么区别,生日就那样过了,日子也是一如既往的样子。而今年的这个生日,让我不禁想了很多。
这一年,我开始自律。
尤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认识了一位小妹妹,每天早起、读书、学习、工作、健身,样样不落还都做的挺好,那时候,我是着实佩服这个妹子的。
而如今,我也可以自信地将“自律”作为自己的标签了。
怕是除了早起这件事,回头看过来,也惊讶于自己的进步。
英语流利说连续打卡125天;极光单词连续打卡90天;跑步累计60km;一周读一本书……
这些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了,也就真的做起来了。
Wilhelm Hofmann教授在意志力研究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坚持学习”四个字,累到你的不是“学习”,而是“坚持”。一天两天很容易,一周两周也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长期。
我也曾经历过英语练习时的痛苦,到了某一时期,真的就说什么都不想念,看着句子就恶心,听着句子就烦躁,但是真的就那么难么?换个方式,放松一下也是可以完成的。
所以,很多时候,能不能坚持,在于你能不能把这件事真的想清楚,并给自己一个调节开关,甚至是一个恰当的奖励机制。
接下来,我还会坚持“自律”下去,做我想做的事,做我该做的事。
这一年,我不再迷茫。
最近几年,我一直徘徊在工作的去留之间,是辞职回家陪孩子成长,还是固守着这一份薪水还算满意的工作。直到今年遇见了很多人,看过了很多事,我想我想清楚了自己的方向。
在问了自己无数个为什么之后,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我突然发现下班后的4小时,我依旧可以活得很精彩。
在昨天,我还开玩笑地跟一位前辈说:“我想要辞职,去认真地做助教了”。
开始时候,他被我吓到了,但聊起来才发现,其实,我们能做的比我们能想到的要多得多。
有时候,只是差一点点勇气而已。
30岁了,对我来说没什么,无非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而已。
30岁了,没什么可怕的,自己活得自在,活得精彩最重要。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抢到K叔的108自律营,犹豫了一下就那么错过了,希望下次有机会跟K叔相约喽。
【无忧无虑的成长,是我对你最大的期望】
周末带孩子去游泳,玩儿的很开心。
更惊喜的是居然发现我自己也不再惧怕游泳这件事了。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的其实只是内心的恐惧而已,是我们自己想太多了。
【Have done&To be done】
学习:《产品思维30讲》继续
读书:《东大特训班》6-8本
理财:罗列了清单,着手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输出。
其他:继续对全年做深度复盘,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