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疫情已经完全稳定的形势下,我也想来谈谈我心里的一些经历了。
这次疫情的影响之深远,实在是太难以预料了,当初谁也没有想到,会形成世界性的大流行。这种流行,是在我深入村庄里能感受到的。
我的本职工作,是小县城的媒体记者。我还记得过年那会,武汉突然想宣布封城的消息,那时候我还不以为意,就觉得病毒应该能够控制住,对我这个偏远的小县城不会有什么影响吧。我们还是过自己的年,好好享受放假时光。
没过两天吧,各地就开始传出公职人员复工的消息了。这个举措是传染性的,周边县市立马跟进,尽管我们尚未出现病例。
那会我去给同学送口罩,同学家楼下还一堆人打牌,没人戴口罩。
没成想初三那一天,县里突然发布消息,全县公职人员立刻复工。作为宣传阵线上的一员,我们所有的一线记者,开始了全方位的疫情防控报道。
我们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每天召开的疫情防控调度会,县主要领导参加,听取各部门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措施。再安排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到县人民医院,以医护人员为中心进行一系列的主题报道,比如说党员医生在前线、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日常防护知识宣传之类的。
三是各个乡镇的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落实措施和创新举措等等。
这时候我们开始连轴转了,连续半个月的时间,没有周末,每天都要出去跑新闻,各个平台同时发布,微信公众号也从一天发文一次的权限,开通到一天多次。
由于我们小县城地处偏远,最终确诊病例为个位数,并不是很严重。可是我自身有几个报道经历依然印象深刻。
一个经历是到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旅馆拍摄素材。那时候是说要对隔离旅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可是由于被隔离的是医护人员,传达信息被误解了,被隔离的医护人员下楼来参加培训了。
幸而我们还是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也戴上了口罩。在被隔离的医护中,也出现了发热现象,结果是虚惊一场。
另一个经历是到医院的发热门诊拍摄医生工作的素材。我们的防护物资是很缺乏的,于是我披着医生的白大褂,带着n95口罩(医院提供的我戴过的唯一一只)就进去了。
那时候医生正在诊断患者。我听到了患者的叙述,原来她是市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曾经同坐一辆出租车!现在也有发热症状。这又把我给吓了一跳,于是我又到远处拍了。
最终,我们县的防控工作还是非常到位的,体系建起来了,也没再出过病例。刚开始时,同事们比我更紧张,有位同事到如今还一直戴着口罩。我就跟他们说,要科学防护,不要太焦虑。后来疫情发展,我也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这期间,做了很多的采访,有刻意为之的,也有真情流露的,我们这一级的媒体,重点工作是在于宣传。相比起医务人员的出生入死来说,我们还是更为轻松很多。不过相比起在家隔离来说,还算是做了一些微薄的贡献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