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6日,周四
昨天看完了《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历时三个月左右,或者更长。
最早知道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十多分钟读书音频的推荐,《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
回忆昨天刚看完的这本书,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想要成为一个小说家必须要有强烈的写作欲望才行(大致是这样说的吧。)然后舒适的写作环境。
其实现在关于这本书的印象,脑袋已经快要空空如也了。一本书如果仅仅只读一遍很难留下过多印象。
在末端章节,他提到和编辑的合作,对于要发表的文章一定要负责到底。这里我想到了我仅有两次和编辑合作的机会,那两次都是将整理出来的文章发给编辑后,摆出一副以后的事就全权交给你来处理的态度了。然而被对方修改出东西自己又不尽满意,但因为前面的态度自己又不好意思再说些什么,致使出现不满意的合作。与其说是合作,还不如说是自己在交付工作。
然而我并非这样的人,我很在乎读者对我文字的态度,总是希望他们指出这里不对,那里不行,可又讨厌他们在我的文字上随意的修改。改完后,根本不是我的文字语言风格嘛。还真是一个矛盾的家伙。
在这本书书里也提到了他对读者的态度,写一本小说,真的要关注的对象还是自己,虽然在完成后能够幸运的得到一些读者的赏识,或者喜欢,但对于根本不知道谁在看的人来说,还得先把自己取悦了,才能产生写完的动力。至少现在的我是这样想的。
写到这里,我能很明显的发现我在模仿这本书村上春树的文字语言,谦虚。虽然不知道模仿的像不像,但就我个人来看大概有着八成左右吧。
我最开始写的那几年和一个见习编辑朋友聊过我的文字风格,ta表示没有看出来。现在我或许大概能确定自己一种风格,意识流的文字语言。这种风格的形成或许和我近几年的生活环境还有性格有关。谈不上我就喜欢这样的写作风格。如果以后的性格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我的文字语言想必也会发生变化。
说实在的,我有不少喜欢的小说风格,总体来很容易通过他们文字风格来判断作者是谁。且想要模仿也不是难事。金庸,古龙,蝴蝶蓝,九把刀,三天两觉,刘慈欣,克雷斯蒂高登,赫尔曼黑塞,乔治RR马丁,等等吧,虽然后三个外国作家的文字语言有一半归于翻译。但想要在思想上模仿他们根本很难做到。
所以不管怎样的风格,最终重要的还是思想上的对决。不过对于我现在来说还没有达到那个阶段,想必很多年前的那个编辑朋友也是这样想的吧。根本还没到谈风格的时候。
不管怎样,看这本书最终目的还是想要促进自己完成一本书,除了必须写的欲望还得有充沛的精力。
村上春树会选择跑步,坚持三十多年的写作,同时他也坚持了三十年的跑步。
其实用坚持这个字来说并不对,当一个人将一种喜欢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后,根本不会谈到坚持。坚持本就是用在做不喜欢的事上啊。
对于精力,正值青春的年龄并不缺少这个,可我却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外界环境影响,一整天的精力被其他事消耗了,很难全身心的投放在写作上。这或许是业余与职业之间的差距。并且因此又回到必须写的强烈欲望。业余作家写作再强烈欲望也很难超过职业作家。
对方可是以此谋生的啊。
业余作家的写作之道该如何走下去呢?这或许是我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