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文化这个抽象的词,立刻想到他附着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真的是无所不有。
在饮食方面。中国的饺子,是我们每家每户每年过年都要做的。过年如果能吃到饺子里的硬币,这是有钱有福,心想事成。这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做什么事讲究圆满,所以我们的传统故事里,大部分都是喜剧结局。这也是中国人,对美好圆满的追求和向往。美国人的汉堡,我们也都吃过。当时觉得挺好吃,就是非常贵。但那只是主食吧,如果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是要吃菜和饭的。所以汉堡偶尔吃吃行,天天吃肯定不习惯。印度的手抓饭,日本的料理,我都没吃过。倒有个有趣的故事可以讲讲。
记得和孩子一起看小时候那些童话书,看到印度的手抓饭。他爸说,那是当地人的吃法。印度人卫生条件很差。恒河的水也吃,也洗澡,人死了也丢进去。而且他还说了一句话,把我们都笑喷了。给印度人上一个火锅,你手抓一个试试?我和孩子当时听的哈哈大笑,其实这是对异域文化的不了解。
还听过一个说法,关于中美文化与饮食的关系。我记得多年前读过一篇文章。讲了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性格不同,中国人稳重、含蓄、内敛、谦让、讲究和睦,注重亲属之间的关系,人和人讲究长长久久的相处。而美国人直接,直白,更注重实用性。这种性格投射在饮食里。就是中国的饺子要把馅儿都包在里面,就像中国人的性格,含蓄内敛。美国人的汉堡里面的东西都露出来,让你一眼看到里面是什么内容,我当时觉得他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我又想到建筑。想起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凝固的历史》,讲的就是中国和外国的建筑,非常有趣味。
我们的建筑一般都是木质结构。代表性的是故宫,9999间房子,都是木质的。而西方的建筑,主要以石头为主。最高级的就是大理石。我们的建筑特点,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特别的温暖而富有诗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有关系,天圆地方,敬天爱人。西方的建筑很多都是尖顶的,典型的是哥特式建筑,都与宗教信仰有关。看起来威严庄重,甚至让人有种敬畏感。
对世界文化我了解的不多。知道我们穿的牛仔服源于美国的西部牛仔,西服源于西方社会,汉服是我们的传统。和服,则是日本改造汉服而来。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在生活中体现出他的丰富性,这也有了人们互相学习,加强了解,彼此沟通,共同进步,从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联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