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2017年,我们读过的书都去哪了?

2017年,我们读过的书都去哪了?

作者: 独有的偏见 | 来源:发表于2017-12-31 16:36 被阅读91次
2017年,我们读过的书都去哪了?

有人曾给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读书之后都忘掉是正常的,我们把知识都内化成动力了”

讲真,我曾经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因为我确实读过书,我也确实没记住,过了几个月,除了书中的几个插图或者作者讲的段子,我什么都没记住。

我很惊奇,很疑惑,我也询问过周边所有的“读书人”,而他们给我的答案,惊人的相似“这很正常,知识都内化了……”

我信了。

我就这样读下去,从十几本到几十本,再到上百本。

2017年,我们读过的书都去哪了?

然后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在2017年12月31号,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我回顾这一年,我发现,我没有变。

我没有任何变化。

我还是我。

可,我读的书都去哪了呢?

如果我读的书不能对我的生活有一丁点的改变,那我读书干什么?

我突然想到一句话

“我不相信改变生活这么巨大的工程能有什么捷径。”

记得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课》的前言中写过一句话“仅通过阅读本书(书籍本身),是无法令你的生活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的,我不相信改变生活这么巨大的工程能有什么捷径。”

放下书,过眼忘,一部分内化成灵魂,一两个句子铭记在脑中,然后,什么都不剩下了。

然后,我们的大脑又如同洁白的抽水马桶一样了,底下泛着的那点儿,只不过是我们原来的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常识。

阅读,应该是可预期内世界上回报比最高的投资了,几十块钱买走了几乎作者整个世界。

(在一个主流群体都不怎么读书的国家,我先澄清一下“阅读”的歧义,这里的阅读不是对符合主流受众的,娱乐性强的,贴合大众意淫方向的带有“成功,人生,男人,女人,青春,职场等等”的无脑爽文,网络小说,这种文章只有近乎本能的快感,没有理性的引导,只是符合心理刺激的生动故事,而我指的阅读是能带给你真正的收获,理解,感动的东西,不管是人们“神化”的名著,还是公众平台上那些外表朴实的文章)

但,它对我们的改变怎么会小的不可量化呢?

我喜欢观察,观察别人,观察万物,观察物体在自然力作用下的轨迹,也观察自己那痛下决心却几乎无力改变的重复性的恶习。

我惊恐的发现,世间的每一个物体,每一个工程机械,每一个普通人甚至有着自觉理性和丰富学识的人,他们也只是被惯性驱使着,惯性是唯一的作用力。

2017年,我们读过的书都去哪了?

古斯塔夫·庞勒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所述:“要想多少了解一些究竟,首先要确定现代心理学所确定的真理,即无意识现象不但在有机体的生活当中,而且在智力活动中,都发挥着一种完全压倒性的作用。”

“我们的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我们无法观察的一些隐秘动机的结果”。

你觉得你真的想呼吸吗?还只是不由自主的这么做了呢?你觉得在清晨的卫生间是哪个神经元细胞唤醒了你去刷牙洗脸,还是人们笼统的概述之“习惯”?你察觉到心情是否有周期性的变化?如果有,他们的触机是什么?我们耗费大量时间通过调用多种感官学习输入进大脑的信息,为什么转眼就忘?难道多巴胺也会把自己撸的飞灰湮灭?

惯性控制着我们,而阅读教我们对抗惯性

读完一本书,一两个观点存在着一两天,然后……然后……就没啦……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你有没有注意过你的阅读习惯?

让我猜一猜,从头读到尾,再把好句子摘抄是吧?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阅读法,也是最没效率的一种阅读方法。

因为,阅读的本质不是搬运,而是加工。

你只是搬运知识,你并没有思考知识,你也没有让新旧知识之间产生一丁点的联系,更别提理解和应用了。

你只是让这本书在你脑袋中过了一遍。

只是过了一遍……

它本应该在你的脑海中和各种原有的认知和经验产生各种剧烈的化学反应。

只可惜我们还是改变不了这种习惯。

2017年,我们读过的书都去哪了?

我们人人都是巴甫洛夫的狗,不管你意识到与否,我们的思维,性格,习惯·······

区别只在于,摇铃的是上帝,而我们不只流口水。

你想开心就开心吗?谁,又在控制你的心情?

人,就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混合体,有意识的你自觉地去阅读,改变主观世界,完善自我,压抑着自己放纵的本能,遵循着道德和社会准则,不断向着被别人塑造的那个完美的你靠近。

而无意识的你自发继续遵循着千百万年来生物演化的最高法则——基因,你的肌肉组织,面部表情,心情起伏,生理反应,本能冲动又同时拉扯着你回到在非洲大草原上吃树叶的日子。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作用力场。

而你就在这两个力的对抗下进化,成长。

阅读,就是与人类内在最根深蒂固的本能对抗,与你最顽固的劣习对抗,与昨天的你对抗,在艰难的拉锯战中把你从兽性拉向人性,诚然这个过程非常的坚难,但是除了阅读真的没有更直接,更见效的方法了。

因为阅读是直接对心灵的改造。

但,又是为什么你阅读了那么多值得阅读的好书,心灵人格没有面的多么伟岸,看了那么多金融著作,反而炒期货的时候还是那么一窍不通?分析了那么多心理学大牛论文,你面对别人,还同沉默的羔羊一样?

2017年,我们读过的书都去哪了?

因为你没有把书中内容当做技能一样操练,

在你看来,读了,就是读了。

你没有想过,我怎么用?

我怎么用这些知识让我的生活变得有那么一丁点的更美好?

你要改变阅读目的的底层认知。

你要去用。

实践是有意识主动认知到无意识自发行为的关键,只有实践,才能大量的内化,吸收,才能从自觉到自发,进而补完上述“体系化的认知方式,符合规律的学习习惯,针对自己的系统计划”这些内在的核心。

从外在的努力,到内在的认知。

“什么学霸,天才,量化的智商”

你根本没有窥见他们内心那一套效率恐怖的认知和复习系统。

而阅读后的实践就是这种真正差距补完的第一步,你开始把自己无意识的习惯逐渐改造,武装一点,一点,一点········

只有一遍遍的重复,实践到你的肌肉记忆都明确了这种反应方式的程度,阅读塑造的威力才方显,当他融进了你的日常,习惯,内心,灵魂的时候,它才会发生作用,进而由内到外的全新的塑造。

“你可以了解世间万物,但追根溯源的唯一途径便是亲身尝试。”

而只有阅读,结合阅读指导下的尝试才会让你的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灵魂,一点一点,最终呈指数增长般的脱胎换骨。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你根本没在阅读。

相关文章

  • 读过的书都去哪了

    对于喜欢的小说,我永远没有免疫力,永远保持着沉实而永久的冀望和期待。 我喜欢读小说是因为它...

  • 2017年,我们读过的书都去哪了?

    有人曾给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读书之后都忘掉是正常的,我们把知识都内化成动力了” 讲真,我曾经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

  • 我读过的书都去哪了

    我读过的书都去哪了,我一直都有这个疑问。特别是我上次看到我书架上的书的时候,书基本都是我高中时候买的,但是好多我都...

  • 我们看过的书都去哪了?

    最近为了写读书笔记而做准备,我便把前两个星期看完的一本书又拿出来重新阅读。 虽然这本书总体并不是很长,但是每一个章...

  • 这些年,我读过的书都去哪了?

    近20年的求学生涯,抛开课本,业余也是看过不少书的,不过,这些年我读过的书,都去哪了呢? 小学放假时,大家还记得伴...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

    第一次提交群里的作业,看到好多妈妈们写的都特别的棒,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又因最近工作上的事情和大人的沟...

  • 我们的君子都去哪了?

    今天是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73年前中国人民以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代价获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

    每天忙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不经意间时间就流失了,其实仔细分析就知道时间用到哪里了! 不妨问自己一些问题,去寻找心中...

  • 曾经的我们都去哪了

    记得年少时的我们总是有很多的梦想,对未来存在很多的幻想和希望。小时候的我们总希望长大能当科学家、当医生、当老师当画...

  • 后来的我们,都去哪了

    今天偶然看见高中学姐的一篇文章,重新遇见了过往岁月,抖落掉记忆上的尘埃,不禁感怀万千。 6年,3年,3年,短暂的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年,我们读过的书都去哪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ha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