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稻盛和夫《心》读书随感

稻盛和夫《心》读书随感

作者: 晓文123 | 来源:发表于2020-12-09 11:58 被阅读0次

    读过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和《干法》之后再读《心》。

    总体感受还是四个字——“大道至简”!

    本书里稻盛和夫依然在强调:“谦虚、坚持、利他、感恩、专注、磨练心性、作为人何为正确?”的价值导向。

    本书让我感触颇深的有三个点:

    1、当组织处在变革期,领导者首要任务是什么?

    稻盛和夫在重建日航的时候,他认为企业重建第一步就是统一思想,让大家拥有同样的思考方式。

    他说:如果不改变员工“心”的状态的话,不管采用什么方法策略,重建工作都是无法奏效的。

    于是,他在公司处在破产的、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却召集全体干部每周举办好几天的“学习会”。

    由他亲自来讲自己的经营理念。比如:拼命投入工作,不忘感恩之心,保持谦虚坦诚之心等等。

    开始,干部们听到这些话都感到疑虑和困惑,也有不少人表示不满:为什么连小孩子都懂的东西还要让我们来学?

    他告诉大家说这些道理非常简单,大家或许具备,但是根本没有掌握,也没有实践,这就是导致日航破产的原因。

    他反复强调,不断诉说,结果一个人、两个人开始接受……慢慢的表示理解的人不断增加,最后所有人态度都谦虚起来,开始认真的聆听他的讲话。

    他的授课范围从全体干部扩大到一般员工,后来发展为以全体员工为对象的哲学学习会,公司内部还制定了《日航哲学手册》。

    当朴素的哲学观渗透到员工的心理,公司的业绩也随之飙升,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成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员工心变,公司才能巨变!

    2、人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开陷阱和危险?

    书里提到瑜伽大师、哲学家中村天风。

    话说中村天风大师少年时暴躁、胆大,当过军事间谍,30岁得了肺结核,为了求医他遇到了印度圣人卡里阿帕,从此走上修行之路。

    开悟后的天风,结核病得以痊愈。后来,天风做过银行行长,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事业,都获得了成功。但在某一时刻,他有了新的想法,抛下所有职务和地位,开始在街头向路人说法。

    天风大师有两个比较传奇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讲:有个企业因煤矿劳资纠纷发生激烈争执,天风大师主动出面调停,煤矿工人手持猎枪守着据点,对敢于靠近的人摆出开枪的姿态,警察阻止天风前往,但他却朝着工人走去,吊桥下的工人用猎枪向他射击,天风却若无其事,从容地走在吊桥上,走过吊桥后,天风的外套裤子都留下了弹孔,但本人却毫发无伤!

    第二个故事是讲:意大利驯兽师到访日本时,看到天风的面容就说,这个人即使进入猛兽的笼子,也不会有事儿。接着他们来到一个笼子里,笼子里有三头未驯化的老虎,有人对天风说你进笼子试一下,天风走进笼子,据说三头老虎见到天风顺从地趴了下来。

    我读《道德经》时看到一句,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这两则故事,也算对上面话的印证吧。

    由此,我们也能得出,人想避过灾祸,最佳选择是遵道而行,走大道。

    3、我们应该如何磨练心性?

    稻盛和夫讲自己在读小学时,爬到屋檐下抓了两个毛还没有长全的小鸽子。小鸽子在他和同学的把玩之下死去了。

    年龄大了,再回味这些事儿,他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带着纯洁美好的心灵降生到这个世上的,所以,人们必须时时的修炼自己的心性。

    英国思想家詹姆斯艾伦说:人的心灵像庭院,既可以理智地耕耘,也可以放任它荒芜,不管是耕耘,还是荒芜,庭院都不会空白……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美好的人生,就要分耕自己心灵的庭院,将不纯的思想一扫而光,然后栽上清澈的正确的思想,并将他们培育下去。

    稻盛和夫先生为了磨练心性每天都在反省。他认为,人始终不能忘却自省之心,以谦虚的心态检点自己每天的行为,才能克制不断滋生的傲慢。

    他讲了自己的反省过程:如果出现了轻浮的举止或傲慢的态度,一个人在家里或是在宾馆的时候,他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斥责“你这个蠢货”,然后,另一个自己会不留情面地责骂,“你小子真是一个恬不知耻的家伙”。到了最后,他会说出反省的语言:“神啊,对不起。”

    他说:如果别人看到我这个样子,可能会觉得我不正常,但这已完全成了我的习惯。反省自己,不断修正,让自己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这样做,就能在不知不觉中磨炼灵魂,提升心性。

    自我觉察,自我反省是每个优秀的人必做功课,曾国藩如此,富兰克林如此,稻盛和夫亦如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稻盛和夫《心》读书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hh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