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看到作者写的感同身受就会觉得精彩,就会觉得相见恨晚。可这本书如果搁在过去让我看,估计也不会有这种感觉。都是自己有了体验之后,再看才有感触。
孔子说过一段话:“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刚开始看到,觉得好惨,最多算是困而学之。但孔子说他也才是学而知之者,而且自己难道不就是很普通的人么?所以困而学之很正常。或者说,已经算不错的了。还有很多人困而不学的。
学是学了,但学了之后是不是真的理解了,理解了是不是真的用用起来。这又是两个槛儿。
昨天,娃忽然发微信给我们,吐槽他吃自热米饭太辣了,配了一盒牛奶才吃完。本来想要吃鳗鱼饭,都热好了,也吃不下了。
我俩算是实践了一把。看到了他的人,他的情绪是不开心,甚至愤怒。所以通情安抚情绪,我只写了:哦,那么辣啊。
娃再讲了几句后,自己说把鳗鱼饭放到冰箱里了。
接下来又抱怨:还有昨天,说都不说一声就留下一堆盘子。好歹说一声啊。现在挺不高兴的。
妻:是嘛,抱歉哈!
我:哦,娃帮忙洗了,谢谢娃啊。
娃没有再抱怨了。
妻有个包裹要寄,让娃帮忙,但娃正在忙自己的事,顾不上。忙完,他在微信问还要不要帮忙。看老妈没有回复,特意打了电话问。听到老妈正在忙工作,主动放了电话。
昨天是发生了三件小事。两件是娃在吐槽,一件是妻让娃帮忙。
从我们父母角度来看做的好的方面。
吐槽的两件,我们做的不错,接纳安抚了情绪。
帮忙这件,妻没有因为娃不及时帮忙而生气。当娃打来电话的时候,虽然正在忙,也及时接听了。她做的好。
从孩子角度来看做的好的方面。
吐槽的两件。吃饭这件,是他虽然吃到了辣饭菜,但自己用喝牛奶的方法解决了。没有因为生气就不吃了,这是他情绪有所控制了。多余的饭菜也是自己放冰箱保存好。洗碗这件,虽然是吐槽没有告知,但其实是他帮家里主动做了家务。
帮忙这件。他因为忙自己的事,不愿意当时就帮忙,但他忙完之后还是愿意帮忙,看到妈妈没有回复还及时通过电话联系,听到妈妈当时在忙还能主动放下电话不打扰。这是他已经开始慢慢在顾及他人感受了。
都是很小的事,但我看到了妻的改变,看到了娃的改变。从事情的表面看到了人内心的变化,看到了关系的改善。
妻详细和我说了她当时的心理变化,而且当时正是她忙工作的时候,也没有头脑发热,真的不容易。
今早,娃又和我们说,他又忙了一天,编了一个密码加密的小程序出来,演示给我们看。挺好,我们又夸他。他很开心,准备再编一个双色球抽奖的小程序出来。由他去吧。202302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