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时刻都有着赞扬和责备,是什么原因让我们都喜欢听赞扬,讨厌指责?它们背后是什么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如何利用它们来更好地沟通?这些问题在《赞扬与责备》这本书中都做了细致的讨论。
书不厚很薄,但是很烧脑,里面有很多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知识,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听赞扬而讨厌指责?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喜欢赞扬,讨厌指责,是一套很奇怪的本能。
先说赞美,不管你是谁,都喜欢赞美。但是,“溜须拍马”这个词显然有点蒙蔽真相的意思。换句话说,对赞美的偏好很容易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情况。
此外,我们还听到一句谚语,“忠言逆耳”。言下之意,很多道理,未必那么好听。拒绝责备会阻止我们接收对我们有帮助的信息。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任何情感都是生存的捷径。比如恐惧,看到老虎掉头就跑。比如贪吃,看到好吃的就会流口水,这些情绪有利于生存。然而,如果你看看我们对待表扬和责备的态度,从生存的角度来看,这些偏好似乎并不那么明智。
那么,喜欢赞美,讨厌责备,这种群体本能,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和人类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第一部分,为什么我们喜欢听表扬,讨厌指责?如果你把赞美和责备放在人类原始的生活场景中,你会发现,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源于同一个场景。我们之所以在乎别人的评判,源于人类的一个本质特征:我们都希望被别人注意到。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原始社会,那些得不到父母关注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注定是被遗弃的。如果一个人脱离了当时的社交网络,没有亲人和同伴的照顾,几乎无法生存。可以说,越能被父母看到,越能感受到亲人的目光,宝宝存活的几率就越大,也就越有安全感。这种希望被看到,希望得到更多关注的原始记忆,今天依然被我们继承着。
无论是眼神、动作还是语言,所表达的关注信息,都包含着一对基本的态度,那就是赞美和责备。
换句话说,在我们的身体里,自然有一个关于表扬和责备的雷达。极其敏感,无时无刻不在运行。这是一个人的本能,与一个人后天的素养无关。
我们不仅会主动接受外界的赞美,也会不自觉地寻求内心的肯定。美国有一个著名的调查。调查的问题是“你认为你的驾驶技术处于平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还是高于平均水平?”结果93%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高于普通人,88%的人认为自己的安全意识高于平均水平,而且这些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当人们比较自己的能力、努力、成就甚至健康状况时,更倾向于把自己放在高于平均水平的位置。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虚幻优越感”。
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其实本能地想要摆脱任何与责备有关的信号。那么,这种本能是怎么产生的呢?这里面有一个本质的生理原因——我们的大脑需要激素刺激来实现进化。
我们知道,人脑是由大约1000亿个相互连接的神经元组成的,而大脑的成长就是神经元会不断构建新的网络。一些激素可以为大脑提供营养,建立新的神经回路。在大脑发育的早期,有两种最重要的激素。一种叫做催产素,另一种叫做内啡肽。
催产素被称为“亲密荷尔蒙”,因为它在两个人之间创造良好的感情和亲和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啡肽会释放人体自然产生的阿片类物质,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研究发现,当父母的面部表现出赞美,并传达出“我想看看你是谁,我很欣赏你”的信息时,婴儿的大脑会充满催产素和内啡肽。
这些令人愉悦的荷尔蒙可以让宝宝相信此刻是安全的,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和理解,为孩子大脑的发育提供更多的滋养。不仅如此,催产素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判断。当大量催产素在我们的大脑中流动时,我们更容易信任他人,更容易应对失望和背叛。
经常被表扬的孩子,往往在小时候就能掌握更多的技能。对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表扬的孩子,他们大脑的神经网络会显得迟钝,特别是在学习和行动的积极性上。可以说,赞美是健康大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年龄多大,我们都不会减少对它的需求。
赞美之后,我们再来看它的反面——责备。需要强调的是,责备是社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没有责备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我们还是会不自觉的厌恶,逃避指责。这背后是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
责备之所以能让人讨厌,是因为它能激起两种非常消极的情绪,一种是恐惧,一种是羞耻。这两种情绪都会给我们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以至于我们一定会排斥它。
第一种情绪恐惧。什么最让人害怕?听到这个问题,你可能会想到很多答案,比如被别人攻击,突然受到惊吓等等。其实不是的,最可怕的是被拒绝。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我们人类是自然界中最依赖社会群体的动物,尤其是在原始社会。如果我们想要生存,我们必须依靠我们的同伴来提供信息,分享食物和互相保护。一旦被自己的群体拒绝,很大程度上就等于直接判了死刑。直到现在,被社会群体抛弃的恐惧都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即使是最常见的社会隔离也会损害我们今天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当一个人感到孤独时,他会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拒绝的负面影响甚至被写进了我们的基因。长期感到孤独的人,其免疫细胞中有一种清晰可辨的遗传模式,但这种遗传模式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这将使他们更容易感染病。
人类的社会属性会让我们在被群体排斥的时候产生强烈的反应。当人们听到责备时,大脑的杏仁核会产生明显的反应。杏仁核是我们大脑中负责感知恐惧的区域,当被指责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逃避或推卸责任,这是我们用来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它的潜台词是:“这个结果不是我造成的。请不要排斥我。”
还有一种情绪是强烈的羞耻感。当我们因为被指责而自卑的时候,当我们因为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被鄙视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那种自责和羞耻。如果这种情绪反复出现,会有相当大的几率降低免疫力,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所以,讨厌和害怕别人的指责,是我们的天性。
作为群居动物,我们人类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喜欢赞美,讨厌指责。它不是不成熟、不理性的表现,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最初与人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赞美对大脑的健康至关重要,而责备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我们的心理健康。
第二部分,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赞美更恰当,指责更容易被接受,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呢?
我们来看看家庭内部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模式。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决定了父母会如何表扬孩子,如何给孩子意见。
有几个控制点决定了一个家庭评价系统是否健康:
第一,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应该是通融的,而不是严厉的。严格的评判制度会让孩子接受表扬和责备,就像是跪着接受圣旨一样,只能接受父母给的标签。如果你试图表达你的不同意见,你会得到更糟糕的压制。在迁就的评判体系下,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挑战家长的“绝对权威”。最终的判决结果,经过沟通,双方都认可。
第二,亲子沟通,尤其是表达责备的时候,要具体,不要笼统。在一些家庭中,一句话或一个动作总会牵扯到过去的错误,甚至会将其定义为人性品质上的缺陷。这样的指责显然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比如,具体的责备会是:“你今天吃饭迟到了,下次记得准时。”一般的责备会说:“你总是没有时间观念,自私又懒惰。”这种笼统的指责会引起孩子们的极大恐慌。
表达赞美的时候,要大方,不要小气。尤其是同时有几个孩子的家庭,如果总是需要互相打闹才能得到表扬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会让孩子觉得表扬别人就是自己做得不好,从而陷入嫉妒和恐惧。而且,即使受到表扬,孩子也会觉得这种荣誉转瞬即逝,很快就会落到更配得上它的人身上。
第三,孩子的情感需要得到尊重。例如,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你怎么会有这种感觉?”你这样想是不对的。”这是“侵入性”的判断。这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感情感到羞耻。等他们长大了,会不断问自己“我是不是应该有这种感觉?”“我这样做能取悦别人吗?“响应式评价模式会先关注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前提下充分沟通。
除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评判模式,婚姻中如何更好地与伴侣沟通?听到这里,你一定很好奇,有什么具体的技巧可以恰当地恭维对方,在表达责备的时候,不会引起冲突,让另一半自然接受。婚姻稳定健康最重要的原因不是这些具体的技巧,而是夫妻对话中褒贬的比例。
决定一段婚姻能否长久的关键因素,不是情侣有相同的爱好,也不是能保持对对方的吸引力,而是交流中赞美和责备的比例。对于夫妻双方,或者其他任何人来说,责备对人的影响比赞美更大,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更深地陷入记忆。所以,如果赞美是为了抵御责备带来的伤害,就需要更大的比重。当赞美与责备的比例超过5:1时,他们的婚姻更有可能保持稳定,健康成长。赞美与责备的比例5:1后来被发现适用于很多其他的沟通场景,现在也被称为人际沟通中的神奇比例。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段感情中不计后果的过度责备会有多大的破坏力;也让我们看到了表扬和责备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总结一下,我们的任何一个句子,除了本身的字面意义之外,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意义,叫做“语旨”,也就是你说这话的动机和目的。
比如阿谀奉承,从字面上讲都是好的,但其主旨是有问题的,就是动机不纯。这种情况,我当时觉得很幸福,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肯定是有问题的。换句话说,文字可以包装,但主旨难藏。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褒贬,除了技巧,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面,那就是动力。所以,我们是否以善意和真诚与他人沟通,是一切的关键。这听起来是一个空洞的道理,但却是那些具体技能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