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杂思

作者: 辋川過客 | 来源:发表于2016-06-08 13:11 被阅读84次

说到端午,大家多想到的是粽子以及屈原。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可怜的屈大夫被误解了许多年了。一直有人固执地认为,端午就是纪念他、伍子胥等等,若是让这些先贤们知道,那还不得大笑而了之。因为当时的屈原也要过端午呢。难道他还会去过纪念他的节日么?而且吃粽子与他,可是“八竿子打不着”呢。

我想,是因为后人为了记住他们,才会这么说的吧。但无论怎样,这终归还成为了一种传统了吧。也就没有说什么的必要了。何必去如此追求“实”,而忽略了浪漫的“虚”呢?

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元·陈元靓《岁时广记》

至于这个节日的名字来源,我想这句话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了。古人早已探讨过的问题,今人有没有什么证据推翻它,也就不必详写了吧。

对面正在高考着。马上就是端午了。几千年前,当屈大夫纵身汨罗江时,可否想过,他将为后人所铭记。当然,他是不会想这些的。否则的话,他就不会去投江了。因为,在当时,他的心思可不再这上面呢。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童谣,像这样的童谣,我早已是听不见的了。

不过,当我回到乡下的外婆家时,看到外婆正在包粽子,粽叶绿油油的,远远地飘来清香,我又觉着端午还是很有意思的了。

相关文章

  • 端午杂思

    今年端午节,不知是谁影响了大众,更多的人已不再说“端午节快乐”,改为“端午节安康”,千年过去,人们好像还是第一次...

  • 端午杂思

    说到端午,大家多想到的是粽子以及屈原。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可怜的屈大夫被误解了许多年了。一直有人固执地认为,端午就...

  • 《随遇杂思·唐多令·端午》

    米豆伴艾青,香飘艾叶清。入口倾、赤豆传情。 独在异乡佳节至,意相聚,两地经。 不见星月凝,纷雨无意停。孤灯明,愁绪...

  • 端午杂咏

    一、龙舟竞渡 相传端午即端阳,岁月如歌最激昂。 江上夺标一声吼,潮头勇立好儿郎。 二、吃粽子 古称角黍韵幽香,玉粽...

  • 端午杂想

    印象中儿时的端午,应该是早早起床,去折柳枝,还带有露水的柳枝,然后插在各个门窗上。有时候还会在耳朵...

  • 端午杂忆

    今年端午,已是我在杭州度过的第五个端午节。身处异乡,这个传统节日之于我,也就是三天假期而已。我竭力想寻觅些端午的节...

  • 端午杂聊

    好久没去图书馆了,所以即使再困、外面再热,也要收拾好去。摇摇晃晃坐了半个小时车,我沿着街道向图书馆走去,经过一片整...

  • 端午杂想

    小雨迎着端午而来,雨太小也很急,湿漉漉的地面还有摇晃在树叶上的水珠儿告诉我,它依旧在这里。 一...

  • 端午杂叙

    三天的端午假期里,没有给自己太多任务或安排,就只是闷在家里看看书,做做家务,喝点小酒,感觉还蛮逍遥自在的。 只在端...

  • 端午杂咏

    忠臣自古为时尚,国人性喜拜君王。 万岁像前跪奴才,膝骨缺钙乃遗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杂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rj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