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就看到朋友圈有人讨论这个
节目。无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8660908/173ee58f0fc0d515.jpg)
今年在产假中,因为放松了一段时间的身心,看了一部娘娘的大局和跑男后觉得略微空虚,无意搜索看到了《奇葩说》由于好奇心的驱使点进去看了看。
刚开始的印象就是,他们都是什么鬼?穿成这样,段子层出不穷,小词儿一叠一叠的,太有意思了!与此同时我正好因为想学习自媒体文案营销而购买了一个系列的写作课。于是奇葩说里的好玩儿的词儿,搞笑的话我就开始收集起来。
这些有趣的话语,我首先用在了朋友圈里,亲宝宝里。我尽量在发送键点下去之前深思熟虑,琢磨琢磨,这个意思的表达能用我收集来的哪一句话来说会更好玩。这个尝试让我感到好欣喜啊!虽然都是借鉴的话语,但我觉得自己在改变,这种感觉很美好!
一直羡慕一些人,比如章来钱,比如场上的辩手,比如大号作者,因为他能说。他能说是因为他有想法。有些人他的记性也不好,但是他能记住他需要来说服我的各种举个例子,举个名人儿等等。他能记住是由于这些例子验证了他的想法。他的那些想法是在他看过这么多鱼龙混杂的文章后或者是他本身所认知的世界观中延伸出来的。他能做到这些,说明他是个会独立思考的人。
我不是这样的人。
我羡慕这样的人。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某种角度来说,我会坐在这里码字,是因为我成长了。
不能说看了《奇葩说》我就会辩论了或者说看了奇葩说我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了,这些都还远远够不上!
但是我欣喜若狂的感觉到我正在往那个方向跑。
罗振宇老师在有一期的节目中讲到一本书叫做.巨人的工具.他说一个人想要出头,他不必做到行业的前百分之一,他只要做到前百分之二十五,而且他在另外一个领域也要做到前百分之二十五,两个百分之二十五叠加起来你就出来了。所以你要去找你想努力的那两个甚至三个领域,如果没有,那就去学习写作和演讲吧!
这话说的太好了,简直就是对迷茫的我说的。
人,越长大越孤单,因为内心迷茫。有些人大学毕业的时候很迷茫,因为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我没有,因为去医院是大多数同学的选择,我也是,这个方向早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就已经固化了。直到我辞职,我受不了那个工作环境,所以我辞职了。辞职了我去了相关行业,因为关系户的原因我是重点培养对象,那个时候我也不迷茫,我有平台,我有资源,我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
但是我内心真的充实,真的踏实吗?
并没有。
章来钱很早就规划了我们的未来,我也认同的未来。去外面看看。但是,很打击人的是他的担忧,他反复的质疑我,离开了我的家乡,离开了我的专业,我要靠什么来体面的生活?他不停的问我,我也不停的问我自己。
但是,没有答案,我内心不安、自卑,因为我没有梦想,且不说我会什么,我连想干什么我特么都不知道。
我说我也想努力啊,但是我没有方向。我说我不想只是为了孩子努力,但是我没有梦想。我说我不想让人瞧不起,但是我不知道我该靠什么养活我自己。
其实我内心是清楚的,因为我没有自我。我不会独立的思考,以至于将来要靠什么生活都得由别人拿主意。
为什么我前面说,我欣喜若狂的往独立思考的方向奔去了。因为我找到方法了,我看了奇葩说,我读了彭小六,我看了坤龙,我上了写作课,我开始能记住一些观点,甚至有自己的观点了。
我只要学会独立思考,我就能靠这个走下去,思考就是武器,能说就是火力!我得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复制力,我才能营销我自己。
怎样学会独立思考?我想学写作学演讲,我想做价值观的输出者而不是只做价值观的输入者。我得靠阅读,我得靠积累,我甚至可以收集起来背背,总有一天,当那些我收集起来的东西一刻不停留的留蹦出来的时候,我就完成了我对知识体系的原始积累了。今天你没有努力而获得的能力,明天你就没有可以选择的权利!
像彭小六说的,这叫做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他提供了阅读的方法,看上去能解决看了一些书,但是什么都记不得。好像懂了很多,但是又说不出来的尴尬。
当然,我所说的这些还是收到了章来钱的质疑,但是。不管怎么说,我离开了我自己的舒适区,我开始做了,我正在写一篇文章啊。
因为《奇葩说》,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让我开始行动,让我成长了一点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好的节目好的艺术形式能让观众喜欢的原因吧。
最后借用最后一场罗振宇老师引用莱昂纳多科恩的一句鸡汤结尾,万物都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