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游记 6

作者: 叮_咚 | 来源:发表于2024-07-17 21:07 被阅读0次

6

御碑亭 御碑亭的侧面

走出兰亭,穿过月亮门,又是一个院落,又是长长的连廊,廊下墙壁上又是满满的碑刻。继续穿越月亮门……

终于,穿过一个写着“翰墨流芳”的月亮门之后,一座红柱黛瓦的方亭呈现在眼前,上书“御碑亭”三个大字。

往下看,喔,好大的一个碑呀,黑底白字满满的行书,笔法流畅,线条匀圆丰满,整体雍容俊逸,极其引人注目。这就是焦山碑林6个独立成馆的地方之一——乾隆御碑亭。

这座碑高2.43m,宽3.14m,厚0.60m,立于高大的底座(底座高0.81m,宽3.44m,厚0.93m)之上,更是卓尔不群。而且整个碑座四周都刻着九龙云水深浮雕,这龙可不是可以随便刻的,皇家威仪立显。

整个碑刻工精湛完美,据说在我国雕刻史上都很罕见,而且碑如此巨大,真是令人惊叹。

那么,这座碑是如何来的呢?

我们都知道“康乾盛世”,乾隆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回顾自己60年的执政生涯,觉得自己有两件事最了不起,一个是平定西部的叛乱,另一个就是南巡了。

乾隆终其一生南巡六次,每次必来焦山,这块碑是他第五次南巡并在焦山住宿时,留下的御笔。

所谓御笔就是皇帝亲笔写呀,我拍的这张照片是碑的阳面,密密麻麻都是字。绕过去,碑的阴面也是如此,这位乾隆爷可真是勤勉呢。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做皇帝的主业就不说了,乾隆一生还留下了一大堆的诗文,尽管文采并不是很出众,但勤奋不是假的吧?就说这块碑吧,阴阳两面竟然是两篇不同的文章。

阳面碑文主要写的是乾隆帝从金山乘船来到焦山,用苏轼韵写下了金、焦二山的特点,以及自己不同的感受。

据说乾隆帝把金山比作谢安,把焦山比作王羲之,然后来了那么一句“吾意在此不在彼”,这话可是在焦山说的呀。看来乾隆帝认为这两座山都不错,然而,状元只能一个,那就是焦山了。

乾隆帝可真是喜欢书法呀,连打比方都离不开书法。资料称乾隆擅长行书,他的书法主要取法赵孟頫、董其昌。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前面说到焦山碑林几经战火,毁损殆尽,后来又经历了那场浩浩荡荡的大革命,那这座御碑亭是如何幸免于难的呢?

第一种说法,人们齐心协力把碑放倒,在上面盖上瓦砾等废物,藏起来躲过一劫。

第二种说法,人们把碑的表面糊满烂泥,风干后刷上石灰,写上大字——“为人民服务”,落款毛 泽 东。

我喜欢第二种说法,既现实又智慧。那么巨无霸的碑,想放倒可不容易。而毛爷爷,在那个年代,谁敢撼动?

相关文章

  • 焦山游记

    --

  • 焦山游记

    失业中的自己,漫无目的游荡。相约一起离职的老伙计,游走那些曾经工作的地方。突然庆幸自己的选择,尽早的分别是开启新旅...

  • 焦山

    岁月流逝,容颜随老。总在不经意间,会想起军营的日子。 这或许自己心态有关,尽管那段岁月里只有直线加方块...

  • 焦山

    #焦山# 焦山才不会让你轻易到达呢。 隔着脉脉碧水,翡翠浮玉上塔顶尖尖。 佳人在水一方,只有乘舟渡江方可一睹真容。...

  • 焦村游记

    (一) 去城东五十里,塬上有焦村。 延河东渐,至三十里处缘山而上...

  • 焦山云海

    焦山云海的午后,秋愁似的阴天转瞬阳光明媚。此时,天如碧海,散淡的云似轻舟。而眼下的云层层叠叠,叠叠层层,绵绵...

  • 焦山胜景

  • 水调歌头·焦山

    水调歌头·焦山 吴潜[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06c9f58eb897.as...

  • 焦山望廖山

    【唐】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译文 站在焦山陡峭的石壁...

  • 静等指教

    昨天早晨,我将拙作《齐山游记》[https://www.jianshu.com/p/6a080a0477ab]发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焦山游记 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zo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