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说服闺蜜去相亲的故事
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一表人才,性格独立,聪明稳重,工作靠谱,最主要的是单身。作为小A的闺蜜,早已把帮她扭转母胎单身状态的重任铭记于心,这位少侠,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给你介绍一位男士,长得不错,个子挺高的,会做饭,爱健身,名校毕业,头脑聪明,爱看电影,衣品也好,值得一见!”我迫不及待发了信息给小A,想象着她一跃而起,面若桃花,急不可耐地求我帮她约会的模样。
半晌,收到回复:“听起来还行吧…”什么?只是“还行”?这种犹豫的态度一点都不符合我的期望,于是,我甩给她一张图:
image002.png
5秒钟后收到回复:“快帮我安排!”我欣慰地翻出通讯录……
一年后的今天,我收到了她的婚礼邀请。
ps: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神奇的金字塔
这张图就是金字塔结构。大家已经看到了,金字塔结构是包含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的立体化的思考结构。它可以让我们思维清晰,表达简洁有力,也方便观众记忆。心理学大师乔治·A·米勒在他的论文《奇妙的数字7±2》中提出,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有的人可能一次能记住9个项目,而有的人只能记住5个。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1个项目。如果你要说的项目较多,把它们分类比较好。
image004.png
它的原则是:
纵向:
- 结论先行:先结论,后理由。
- 以上统下:每一个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思想的总结概括。
横向:
- 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个范畴。
- 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层层递进。
我们怎么使用金字塔原理来表达观点呢?首先,需要一个有力的序言作为开场白,引起观众的兴趣,接下来按照纵向和横向顺序依次表达主要观点和内容。
主题和序言
主题是我们要讲的主要观点。序言的作用是通过讲故事引出主题,同时引起观众的兴趣。
首先,明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即希望观众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比如在相亲的故事中,我的目标是让小A对这位男士产生兴趣,那么我的主题就是“这位男士值得一见”。接着,我们可以写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作为序言,这个故事包括SCQA四个要素。
S:Situation 情景,观众都知道的背景。
C:Complication 冲突,现状与我们的期望有什么样的冲突。
Q:Question 问题,怎么办呢?
A:Answer 答案,我的主题。
我的序言可以这样写:“你现在正在积极地寻找自己的终身伴侣(背景),但是通过多种途径认识的异性都不满意(冲突),我发现了一位符合你要求的男士,这位男士非常值得一见(答案,即我的主题)。”Q问题去哪了呢?省略了,因为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是“怎么办呢?”
整个结构就变成了这样:
image006.png
纵向表达
我们已经确定好了主题,写好了序言,下面该详细论证主题了,记住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
自上而下表达
我们要说的,必须是观众关注的问题,诀窍是使用“疑问回答式”自上而下来讨论。疑问回答式,是指当我们提出主题时,设想观众会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的第一级层次,以此类推,当我们提出第一级层次的观点时,观众会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成为我们的第二级层次,直到观众不会再提出问题为止。
image008.png
这里有两个方法帮助我们设想问题:
1.参考5W2H原则:
What:是什么?做什么?目的是什么?
Why: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做?理由是什么?
Who:谁来做?谁来负责?由谁承担?谁来完成?
When: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候完成?最佳时机是什么?
Where:何处?在哪儿做?从哪儿入手做?
How:如何做?怎么去做?
How much:做多少?完成量是多少?合格率多少?费用多少?
2.简便的2W1H:
What:是什么?
Why:为什么?
How:怎么做?
回答问题时,每一个层级的结论必须是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比如“他仪表出众”是结论,而“外表介绍”就不是。
自下而上思考
我们并不是每次都先有明确的主题,再收集内容,就像故事中发的第一条信息“长得不错,个子挺高的,会做饭,爱健身,名校毕业,头脑聪明,爱看电影,衣品也好”,很多时候我们是先有一堆信息,想从中提取出结论,写工作总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时便需要自下而上思考整理出金字塔结构。
自下而上的步骤是这样: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分类方法见横向结构部分),在每一类中提取出共同点概括成有中心思想的结论。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使用,先用其中一个搭建框架,再用另一个完善信息。
横向结构
每一个结论下支撑它的观点,必须属于同一范畴(归类分组),且需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逻辑递进),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根据一般概念推论出特殊概念,它的标准模式是这样: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如:
image009.png
在相亲的故事中,也可以加入一个演绎推理:
image010.png
演绎推理还有一个常见模式:现象→原因→解决方案,是不是很熟悉?其实就是2W1H模式,也是最被经常使用的模式。
当然,观众可以不同意我的推理过程,这也是演绎推理的缺点,如果观众对大前提或者小前提有疑问,整个论证过程就失去了说服力。在芭芭拉·明托的著作《金字塔原理》中,推荐关键层级的论证使用归纳推理方式。
归纳推理
归纳是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原则和结论的方法。比如相亲故事中,从“眼睛像彭于晏、身高178、穿衣有品位”三点概括出“他仪表出众”这个结论。
归纳推理中有三种子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重要性顺序。时间顺序是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或者流程顺序依次排列;结构顺序是把整体划分为局部,按照从上到下,顺时针,逆时针等人们习惯的顺序依次排列;重要性顺序是按照事件的重要性,先强后弱排列。相亲故事中第一层“他热爱生活、他智商高、他仪表出众”是按照重要性顺序排列,其他层级都是按照结构顺序排列。
要注意的是,每个论点下面的论据,只能按一种子顺序排列。不同论点下的论据,可以按不同子顺序排列。
金字塔结构中的分组,要遵循MECE原则。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指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重叠,不遗漏。
在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中,给出了一种创建MECE的简便方法,2×2矩阵法。这个方法的理论是:任何事情和问题,一定可以找出2个或几个最核心的要素,每个要素又可以找出对应的两难困境。把两个要素的两难困境相互结合,就可以画出一个分析问题的2×2矩阵,产生一个让我们全面审视问题的4个象限,而且它们符合MECE原则。比如时间管理矩阵:
image011.png
意愿能力矩阵:
image012.png
当我们遇到具体问题时,可以试试用这个方法画出定制化的矩阵。
演示
有了金字塔结构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结构写出文章,制作PPT,做到思考清晰,表达有力。
抓住谈话要点
我们经常遇到读一篇报告或者听别人表达观点的情况,如果对方没有使用金字塔原理来表达,接收信息的人就会遇到困难。怎么迅速抓出要点,理清对方的思路呢?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形成金字塔结构。
还是以相亲故事中的第一条信息为例:“给你介绍一位男士,长得不错,个子挺高的,会做饭,爱健身,名校毕业,头脑聪明,爱看电影,衣品也好,值得一见!”
首先,需要从信息中找出结论、理由和事实。
结论是观点类信息,被别的观点和事实支撑。它一般出现在结论提示词后面,比如因此、所以、由此可知等等,也可能出现在文章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结尾,谈话内容的开头、结尾,如果都没有,可以通过问对方“所以呢?”来帮他得出结论。相亲故事中的结论出现在结尾。
理由也是一个观点,是用来解释结论的。它一般会出现在理由提示词后面,比如第一、第二、由于、鉴于等等,如果没有,可以通过问对方“为什么呢?”来帮他找出理由。相亲故事中的理由就属于隐性的,是把所有事实归类分组后得出观点“热爱生活、智商高、仪表出众”。
事实用于支持理由和结论,也可以通过问“为什么呢?”找出事实,或者在内容中找到明确的事例或者数据。
第二步,把找出的结论、理由和事实归类分组,找到它们的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
第三步,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结构思考力》中提供了一个公式:在____的基础上,从____、____、____N个方面,说明了_______。其中第一个空行是序言,中间的空行是一级目录,最后一个空行是结论。相亲故事中,可以概括为:在分析了小A寻找伴侣遇到困境的基础上,从这位男士热爱生活、智商高、仪表出众三个方面,说明了这位男士值得一见。
为什么要用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呢?这源自于麦肯锡的30s电梯法则。就是说,如果客户只能把坐电梯过程中的时间给你,你要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清楚方案内容?通过金字塔结构,无论时间长短,都可以说清楚我们的内容。如果只有30秒,就用一句话概括,这说到了金字塔结构的第一层。如果有3分钟的时间,可以说到金字塔结构的第二层。如果有1个小时,就可以把金字塔里的所有内容讲明白。这就是金字塔结构的优点。
你是具有金字塔思考结构的人吗
有的人可能天生就是按照金字塔原理来思考问题的,只是他没有意识到,如果你属于这种,只需要注意两点:1.金字塔原理的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2.每个结论都必须是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如果不是,那么你准备好训练这种结构思考力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