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下班回家,悄悄的跟我说,咱家的门一点不隔音,你在客厅里听书,我在门外面听的清清楚楚,以后咱们说话可小声点,不然都被别人听去了。
我刚一听到,吓了一跳,是吗?我怎么不知道,看来,以后是得小心点了。
可是一转念,我又笑了,干嘛呀?这不挺好吗?干嘛要小声点?
先生大惊,眼睛立刻瞪大了平常的两倍,还伸手摸了摸我的额头,你没病吧,还好?你倒给我说说哪里好?
好,那你就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平时呢,咱这一层就两户,除了这两户,咱这整栋楼就一家是认识的,也是难得有机会遇到,即使遇到,也不过是电梯里打个招呼,然后就匆匆告别了,那么,熟悉的也只有咱这一层的邻居,可是即使是邻居,我们除了在电梯口碰到时点个头,说一句,回来了,或者上班了,就再无交流。
这么一栋楼,几十户人家,人挤人,人摞人的生活在这么一个竖起的鸽笼里,谁和谁又有交集呢?
平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各家忙乎的热火朝天,对外却像是一潭死水,门一关,就是一个隔绝的世界,闻得到彼此家里的饭香,却看不到对面吃饭的人,听得到彼此电视里的声音,却看不到看电视的人,门里面是一个个表情丰富有趣的脸,出了门,让别人看到的却是一张张固定模式的面具,这岂不是太无趣了?
大家在各自的世界里忙碌,有疲惫,有烦恼,有喜怒哀乐,可是喜不同人分享,悲不与人分担,每个家就是一个孤岛,这样的活法,有谁不孤单?
既然大家都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不如换个方式了解,交流吧。
如果邻居听到我们有时候针锋相对,吵的不可开交,有时候又嘻嘻哈哈,欢笑打闹,至少他们知道我们是真实的人,有真实的喜怒哀乐,有时候我听歌,不管是欢快的乐曲还是忧伤的曲调,至少他们能从中知道一点我的喜好。
如果我哭了被他们听到,他们是不是也会有点想要安慰我的冲动,如果我在抱怨,是否也会唤起他们的一点共鸣?
我们是邻居,一墙之隔,却一直是两个世界里的人。
偶尔遇到,点一下头或者假装看不见,然后,门一关,就彼此再无交涉,这是不是各自的悲哀?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是我们近在咫尺,确是咫尺天涯,这样的邻居有和没有又有什么区别?
没有人真的愿意活成一个孤岛,我们彼此躲避其实不过是彼此戒备,如果能放下戒备,坦诚相见,是不是彼此都会少一分疏离多一份温暖?
如果都看得见彼此的喜怒哀乐,即使不能分享与分担,是不是也会觉得人生没那么寂寞?
真正的秘密不需要门的阻隔也会小心藏好,挡不住的生活日常就不挡了,无非就是一些对了错了哭了笑了的琐碎,这样的琐碎才是真实的人间烟火,实实在在的人间烟火才是人间值得的证明。
现代化的快节奏让人没有时间停下来看自己的心,也没有时间去看看别人的心,除了偶尔的电影院里或电视机旁,我们还能看看别人的争吵和眼泪,微笑或叹息,我们都习惯了把眼帘垂下,在手机屏幕的遮掩下藏好自己的心情,直到有一天看见别人在地铁口大哭,或者在人群中崩溃,才能暴露一点内心的辛苦。却很少有个人,愿意坐到邻居家的客厅里,或者被邻居邀请着,倒一杯茶,慢慢诉说,彼此安慰……
所以,门不隔音就不隔音吧,如果我们的高邻,他们有兴趣听一两句我们门里传出去的声音,那就听吧,就当免费为他们演一场电影,绵长的,琐碎的,却活生生的电影,主人公一直在他们身边,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随时参与进来。
好在,我们既不会高声叫骂让人心惊肉跳,又不会彻夜欢歌让人不得安宁。
只是每天上演着平常生活里琐碎又真实的喜怒哀乐,零零碎碎的日常和小小的孩子似的争执或欢笑。
就当是一个演不完的电影吧,至少,让彼此看见,除了两扇始终关着的门,我们还能用耳朵,靠近我们彼此的世界。
所以,门虽然不隔音,又有什么不好?
你呀,就是爱胡闹,先生摇头,然后轻轻的拥我入怀,这世界,大家都喜欢关好各自的门,你一厢情愿的敞开,得到的也不过是寂寞。
还是关好门,声音调小点,互不干涉为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