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自己不是特别难相处的人,虽然不是朋友成群,但是至交好友还是有三个的,对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叹来说,我想我还是富有的。我的三个至交好友都是在高中时、大学时的同学(还都是舍友),我也一直觉得人生没有精力去结交那么多能走进内心的朋友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总是愿意满满的、全部的投入。随着毕业我们虽然内心都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共鸣,但是好友相聚还是很难的。
参加工作已经六年了,突然发现六年中也认识了不少人,但是始终没有一个能成为朋友。与同事相处是最多的,学生时代我们是同桌、前后桌,现在是对桌、邻桌。每天和你朝夕相处的人却怎么也不能成为像学生时代一起走下去的那种朋友。也有谈的来的同事,可是仅限于谈的来,再进一步总是会有一层“墙”,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和那个“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的少年闰土,当年上学的时候我是读不懂这“墙”的,只是不解为什么长大后就不一样了,仿佛能体会那种说不出的无奈、遗憾。
也许是因为我们长大了,和我们一起成长的友谊的是最真、最纯、最长久的,长大之后的世界单调、机械、封闭,让新的友谊无处藏身。
庆幸自己还有至交好友,总是可以远远关心、远远分享,要是有机会能见一面,就能高兴好久好久。
这只是自己的感受,也许不久的将来我还能结识新朋友。友情,谁不渴望呢?但,宁缺毋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