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拿起笔,想写写心里想写的,但往往由于没有什么可写的,或缺乏优美的词藻,或没有巧妙的结构,或没办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害怕写作,害怕自己写得不够好,害怕别人不认可从而放下手中的笔。
这就是一种常见的写作障碍。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写作的障碍呢?
最近,读了弘丹老师推荐的一本书《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我终于从中找到了解决这一困难的途径。
这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意写作书系的一本,是优秀的创意写作教师李华写的一本非虚构创作教学指南用书。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仅在写作的认识方面给人以写作的激情,令人释放写作的自由,释放我们内心的自由,而且,还提供了写出心灵深处故事的常见几种形式。
①我们为什么会遇到写作的障碍
Q:为什么我们会遇到写作障碍?
一些勇敢的朋友,敢于在日记里写下他们最真实、最秘密的爱和恨。但是,人们常常有这样的好奇心,想了解这些日记本里的秘密。这样的人有时候是父母,为了掌握孩子的真实情况,他们认为必须这么做。父母一旦发现上中学的孩子竟然在恋爱,常常大发雷霆,这样的恋爱当然被禁止。于是,这些勇敢的朋友在心碎的恋爱之后,不得不关上了他们的心门:为什么要写下来呢?为什么要自取其辱呢?如果不写,哪里会有这样的灾难呢?!
可是我们的语文教育似乎让人走到哪儿都得写作文—无论是植物园、动物园、海洋馆,每到一处游览名胜都要告诉孩子,"Write a composition!”。这三个字简直成了孙悟空的紧箍咒,剥夺了我们整个游览过程本该有的快乐。
所以,想写的不能写,否则会招来灭顶之灾;不想写的被逼着写,不写就被淘汰出局。那么那些处在想写和不想写之间的呢?写着写着就忍不住开始担心害怕,别人不认可怎么办?唉,我这样岂不是自寻烦恼吗?我还是趁早别写了。但是我又不甘心。可是,像我这样一个胆小平庸的人能写出什么来呢?于是,原本的写作热情又僵旗息鼓了。
点评:现在的人们常常收外界的影响很大,想写的,怕别人看了会怎么怎么,于是就不写,有些要写的内容或要表达的情感,又生怕别人看到,似乎他们就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于是,他们常常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压抑着自己的心。
有人问我,在过去的短短的三个月,我在简书上,日更1500,写了18万多字,怎么就这么有的写?有什么秘诀?其实并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抛开世俗的目光,敞开心扉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以我手写我心”。放下一切顾虑,除去一切的压抑,在自己的王国里纵情地驰骋。如果在意别人的眼光的话,我那写作的热情早就枯竭了,哪会写出18万字的篇篇文章呢。
②轻松下笔,创意驰骋
Q:我们都可以自由自由写作吗?
生活在,有时真实人生中经历的事情会逼得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再也不能这样唯唯诺诺忍气吞声地活着了!我必须说话,不管别人爱不爱听;不说我就死定了。
在一定程度上它会让我们突破了环境的辖制,战胜我们心灵深处对写作的恐惧,释放出完全的自由。
我必须弄明白一点:写作首先是为我自己写的,是释放自己的自由,好到什么程度、别人是否认可,都是次要的。写作对我来说,就像呼吸一样,只要我活着,就必须呼吸。写作就是这样自然的一件事。一个活人会害怕呼吸吗?说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古人已经死了,他有他的想法,我有我的活法,我活着必须呼吸,必须写,我要像呼吸一样自然地来写作。
就是现在,此时此刻,你和我,就可以自由写作,不必等到我们达到完美的那一天!你放心,那一天永远不会来到,我们只需现在就接纳不完美的我们——一颗伤痕累累的心,一颗痛苦迷茫的心,一颗无所适从的心。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要写什么,但我们只知道我们想说真话、说实话。我们不需要华丽的文字来掩盖内心的贫乏,我们只要实话实说。
请你一定记住:没有人在给你打分、对你品头论足,你就是独特的,有创作能力的!你的目标是自然地、诚实地写,而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们说话时,不管多么笨口拙舌,总能连续地表达自己,那么现在,我们只是把口里说的放到了纸上,就这么简单。
“文章千古事”、“下笔如有神”是别人的说法。你要做的,只是做一个诚实的、健康的人。让自由写作来释放你吧。
点评:这一章节读得我热血沸腾,恨不得就拿起笔写起来。因为这些文字直抵我们的内心,使我们明白,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写作,我们写作障碍深层次的原因在哪里。我们写作目的不是为了别人的叫好,而是使自己获得自由,我高兴的时候写写,我痛苦抑郁的时候写写,所有写出来的,我获得的就是内心的幸福,有流泪中的幸福,有兴奋中的快乐。
回望我在简书上写的一篇篇文章,哪篇不是我心灵的吟唱:《走在阳光的路上》、《运动的畅享》抒发了早晚运动时内心的畅快;《心飞起来,球也飞》写出了我处于人生阴霾达一年之久后一次羽毛球运动内心的释怀;《并不遥远的记忆》、《记忆里最深的痛》、《水缘》是在重阳节前两天含泪写的回忆我的父母的文章,抒发对父母的深切的怀念和内心永远的哀痛;《真正的教育不是不需要惩戒》、《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给孩子成功的支点》、《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会变成坑》、《有爱还得会爱》、《孩子,你是最棒的》、《孩子,我今天给了你一样东西,你收到了吗》、《孩子,时间可不等你哟》等哪一篇不是对教育的思考,对学生的关爱?(文章见我的简书,简书号:行走三千里https://www.jianshu.com/u/cf7d18578df0)
我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我只是我内心情感的流露,我真没有顾及别人的评价,我只是以我手写我心罢了。

③心里怎么想,手下就怎么写
Q:我们怎样自由写作?
做一次深呼吸,放松自己,给自己足够大的空间,打开你的A4写作本,拿起你的笔,把计时器放在旁边,就可以写了。
以一个自由写作的开头(比如“我相信写作……”)开始,它不是强行规定了写作的主题,它只是开头,只是一个跳板,你跳到哪儿去都行,但是你必须写。写什么都可以。你可能会写点自己觉得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只要你在写,且是在自由地、快速地写,那么这个自由写作的开头对你而言就达到了它的目的。在自由写作前,记下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提醒自己,还剩一分钟时,可以准备收尾,还剩15秒钟时,可以写完你的最后一句话。时间一到,马上停止。如果还没写完最后一句话,或者整个段落感觉还没完成,没有关系。自由写作就是这么轻松松、简单,不需要修改,不需要有任何顾虑。
第一周,尝试做三次十分钟的自由写作练习。第二周,你可以更加主动地来做自由写作,由你自己确定开头,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跟一个写作伙伴或写作小组一起写。写十五分钟,连贯地写,一周写三次。第三周,将你的自由写作扩展到20分钟,一周写三次。
通常,经过三个周自由写作的练习,你会对此相当享受,在纸上看到自己的心声是多么快乐!你会很惊讶你在20分钟内居然能写这么多,至少满满一页A4纸,甚至更多!
Q:自由写作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1.我的逻辑混乱怎么办?
逻辑只是写作的一个方面,写作的感染力来自伦理、情感和理性等各方面。在创作中,情感的力量往往比逻辑理性要强大得多,情感是主导力量。一个逻辑性再强的人,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当你感性的一面能完全释放出来时,你理性的一面也会更加自然地流露出来,你会真正地成长,成为一个更加深入自己心灵,也更加洞察普遍人性的作者。
2.自由写作不能表达我深邃美妙的思想怎么办?
坚持大家一定会思考良久才能下笔。但是,思考和写作是两件不同的事。想法本身是不可见的,我们也无法确知它们到底有多美妙,它们也可能真的是深邃美妙,写作有时是无法表达的。自由写作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我们自己,理清自己的思路,让我们自己能看见自己的想法。思考通常是纯脑力活动,而写作是动手、动心、动脑的全方位活动。
当我们写作时,写作必须是我们的主导行动,而非思考。无论思路多快都得跟着写作走,写作必须带领思考,它们俩必须学习和谐共处。我写的可能和我想的不完全一样,那又何妨呢?接受这个事实吧。写作和思考本就是两件不同的事。思考可以单独进行,天马行空,有其独特美妙之处;而写作更像是身边一个实实在在的好朋友,而且说不定,你的写作可能比你的思考还要可靠呢!
3.如果我的想法枯燥怎么办?
我们的想法有时的确很枯燥,我们的生活也不是每时每刻都那么精彩。有时我们很无聊’很无奈,但那又怎么样呢?谁说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都妙语连珠?有时候我们就是很平淡,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持续耐心地写。有时候写着写着,可能有意思的想法就出现了,若还是继续没意思,那也没关系,只要持之以恒,我们的写作就能开花结果。
一定要记得,我们写作的目标不是让人叫好,我们自己也不是批评家,我们只是表达自己。我们的写作不必不朽,也不必让人惊叹。写作是为了让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更健康地活着。
点评:我每次的写作,都是在没有任何束缚和禁锢之下进行的。每次要写的时候,我的心就燃烧啊。18万字,我都是在手机上进行的。只要有空余时间,我打开手机,就可以在文字里翱翔。也许自由写作写多了,每每打开手机写作的时候,我的心就瞬间燃烧起来。这种感觉,使得我越写越爱写,越写越痴迷写。有时连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了,似乎想到什么就可以写什么,似乎我的笔是一支生花的妙笔。读了《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后,我明白来,那是我写作时释放我的心,让我的心在自由呼吸,自由舞蹈,如花开放,如鹰飞翔!
试想已经这样的状态里,还会考虑逻辑是否顺畅吗。因为我的情感战胜了理性,感情的汩汩流淌,逻辑还真顺畅条理,而不混乱。可见,心自由了,写多了,逻辑问题也会水到渠成吧。
试想已经这样的状态里,思想引领着我的写作,也许我的文字并不一定能穷尽我思想的深邃美妙,但写下的文字似我的心在跳,似我的情在流,我渴求希冀的唯此而已,还会顾及“自由写作能不能表达我深邃美妙的思想”吗?也许,写多了,也就好了。因为,我相信天道酬勤、熟能生巧。
试想已经在这样的状态里,我在写作时,我的心在燃烧,我的情在汩汩流淌,心火不息,情感就不止,哪里还管思考的枯燥乏味呢。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思考可以时璀璨的,也可以枯燥乏味的,但只要心火烧起来了,情感流出来,枯燥乏味终将在心火里燃烧出璀璨,在汩汩不息的情感里升华成光彩。
④牛刀小试
Q:自由写作有哪几种形式
1.回应写作
要想写作,灵感更需要被激发;当我们的灵感被激发时,我们会想要表达。如果我们自由写作,用什么来激发我们的灵感呢?
大千世界的一切—一首歌,蟋蟀在夏天的吟唱,一张英俊的脸,一件美丽的长裙,令人惊叹的灿烂晚霞—对我们来说,都是激发灵感的素材,它们本身都是真实的、美好的,会激发出我心里的美善。当然,我们也常常通过读故事来获得灵感。读故事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模仿,也不是为了学习技巧,而是去用心体会那最感动我们的一点,然后作出我们的回应。
回应写作是一种特殊的自由写作,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心灵和头脑读到的内容进行自由的回应。当然,你必须对你接受到的内容有反应,无论这种反应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值得写下来的。
如果说,“自由写作”首先是一种爱自己、让自己得到释放的方式,那么“回应写作”是一种爱他人的方式——我们愿意和他们一起哭泣,一起欢乐,愿意被他们感染、鼓励、激发。
通常情况下,我们越能欣赏故事,就越能从作者处受益。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只能说故事的优点,如果你很困惑、很愤怒,请一定诚实地表达你自己,我们要有开放的心和诚实的心。只是要记住,你不是一个文学批评家或者评委,你是一个诚实的、有爱心的读者。
做一个好读者能帮助你成为一个好作者!
2.影评
现代人看的电影可能会比书多。电影激发出我们心中很多真实的感受,让我们直接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写影评对我们自由写作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当我们在安静和黑暗中全神贯注地看了两个小时的电影后,忍不住微笑、大笑,跟着唱,甚至跟着跳,我的心灵和身体会情不自禁地回应电影的每一幕、每一首歌、每一句话、每一个人物。我们吸收了很多很多,必然希望表达出来,这时,回应写作成了最自然不过的事。
3.回忆录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同样神圣的,而且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求,就一定能发现我们生命中的重量级故事。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在写作自己的回忆录这件事情上,我们要尊重的是生命本身,而不是生命的长度或是别人的肯定。
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些故事写出来?这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益处,也是为了每一个人的益处,包括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需要尽早从过去的伤痛中得到医治,我们需要尽早告诉人们我们心里依然有爱,而且,我们爱的能力已经不再是过去那颗小嫩芽的光景了,我们经过痛苦、忍耐、怀疑,终于长成了一棵成年的树,可以为人们遮挡风雨,送去安慰。
在写回忆录前,让我们定义一下在回忆录中的“过去”。我们不会在回忆录中写上个星期或上个月发生的事,或者去年发生的事,因为那些事都太近了,我们还看不清楚,必须有一定的距离,才能有一个清晰的视角。
写的时候,不要试图去控制你的回忆,让回忆自由来去。你回忆起的可能是碎片,是画面,可能没什么逻辑性,这都没问题。也不要试图去判断你的记忆是否有价值,不要问自己为什么记住了某些事,却忘记了其他事,你记住了记住的,忘记了忘记的,所有人都这样,就这么简单。
至于回顾与反思,你可以写也可以不写,千万不要硬加上去。当然,作为成人我们肯定会反思我们的过去,但是我们的反思更多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传达给读者。
4.报道
写作回忆录是第一步。当我们自己得到释放,像一只自由鸟一样放声高歌时,我们就可以真正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关心身边的人。我们会怀着更多的爱心来看身边的人。我们能觉察到每一个人心头都有伤痕,但是伤痕是可以医治的。
如果我们自己心里的伤痕可以通过写作得到医治,那么我们为身边的人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身边的人可能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时间来写作,但是他们都需要倾诉。如果我们能耐心地倾听他们,和他们一起悲伤一起欢乐,那也会给他们带来医治。
在自由写作上,我们完全可以写一篇浪漫的报道,一篇令人神往的报道,一篇发人深省的报道。
你可以采访一个人,就这个人或这件事写一个深入的报道;你也可以采访不同的人,询问他们有关某人或某事的问题。你的报道可以以人为主,也可以以事为主,当然了,你只能采访人。对被采访人要有一个完全开放的心态,从他们的回答中去学习、去体会。如果有可能、有必要,你可以不止一次地采访他们。
5.想象写作
在我们不识字的时候,也许我们的父母会在临睡之前给我们讲个故事。那时候的我们,还可以常常沉浸在想象的王国里。
但是,随着我们日渐长大,高考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接踵而至,我们似乎再也没有了想象力,我们陷入了一个所谓“真实的世界”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压力不断,但是真实的欢笑和幸福却越来越少。
也许我们应当给自己留出想象的空间,随着自己的想象,去回应自己心灵的感受,然后把它们自由的写出来。
点评:《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一书,不仅在给了我们写作的火把,燃烧了我们的心。更重要的是详尽地带领大家去学写,通过回应文章《李华的冰冰》、《和死亡擦肩而过》,影评《如果我来评肖申克的救赎》,回忆录《冰冰》、《签证》、《我的童年》、《小小化妆师》、《成长的爱情》,人物报道《一只小小鸟》、事件《地震之后》,想象文章《幽灵,2107》、《致我最难忘的老师》等文章的实战练习,几乎是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自由写作。
我读这些章节时,我觉得,作者不仅仅在教我们如何进行自由写作,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引领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进行自由写作:自由写作时,首先是放飞自己的心,写自己。可以自己当下的生活,还可以写自己的过去(写回忆录),也通过想象写自己的未来(写想象文章);其次,我们还可以写别人,从别人的文章里去感受写回应的文章,从电影故事里去感受,写回应的影评,从对被人的采访中,去写回应的报道。这样,自由写作空间是如此阔大,你还愁没有什么写吗?
⑤大胆地读出来
Q:如何举办作品朗诵会
我们从心灵深处写出了很棒的故事,我们耐心听取了读者的意见并尽最大的努力修改了故事,我们字斟句酌使故事更加完善—我们终于写出了自己的最佳作品!
那么现在,我们该做什么了呢?
我们可能会去投稿,希望我们的故事得到发表。我们可能会去参赛,希望能够获奖。这些当然都是可以去尝试的。不过,我们可能要等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可能最终作品没有发表也没有获奖,我们自然会很沮丧。
作品朗读会就是这样一个我们其实很熟悉,但又有些遥远的事情。在作品朗读会上,每个人的故事都会被关注,每个人都会有一双倾听的耳朵。而且,作为作者,你能直接感受到读者的回应,这对你将是极大的鼓励!
作品朗读会是听众和我们共同经历的一段艺术旅程。所以,朗读自己的作品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着急,不能紧张,要让听众渐渐地、自然地和我们产生共鸣。我们是在用我们真实的声音告诉听众一个真实的故事,所以我们必须真诚而又耐心。
那么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故事读好呢?
首先,必须把心敞开,我相信我的听众是爱我、欣赏我的,也会接纳我的不足之处。
然后,开始读,故事的开始通常要读得慢一些,要记得跟着故事的线索走,自然地读,就像说话一样,不要刻意制造什么情绪,只要真实地经历故事中所描述的每一个时刻,感受与过去那段时光的相连,感受和现在听众的相连。
最后,尽管我们是作者,知道故事的每一个转折点,但是当我们读的时候,必须耐心,就像我们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一样,尤其是当故事高潮来临的时候。
当然,我们需要有创意地宣传我们的作品朗读会!我们可以在网上发布消息;可以在适合的公共场所里竖起大海报,放上每个作者的照片,公布故事题目;可以为听众准备一些礼品,吸引他们来参加并鼓励他们也来写故事;还可以发出正式的邀请信,邀请社会各界朋友前来参加。
点评:读来这一章节,我真被作者的匠心独运所折服。这可是一种最好的激动人心催人奋发的方法。自己读自己的作品,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那哪是文章,那是自己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是自己十月怀胎后的生灵,是自己心火燃烧的结晶,是情感的凝聚。读起来定会是心潮澎湃,慷慨激昂了。它所给人前行力量必定是不可估量的。
喜欢作者结尾的这句话“故事在继续”,你我的自由写作的故事也终将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