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华杉学品牌营销·30讲》你好,我是Wilson。一个正在以书写的方式磨砺自己的人,这是我在网络上的第71篇复盘随笔。
这段时间一直在学华杉老师的《跟华杉学品牌营销·30讲》,可以说,每学一课都有一种颠覆认知的震撼。原来,以前许多我们所以为的广告“常识”,其实都是自娱自乐,可能很吸引眼球,但却很难实现广告的真正目的——购买和传播。
今天,我把我认为最颠覆认知的三个内容与你进行分享。
一、口语化
华杉老师经常会说一句话:广告语不是我说一句话给顾客听,而是我设计一句话让他去说给别人听。
为什么?
因为不会说给别人听的话,就不能传起来,如果只是把它播出去,它是不会传起来的。
因为能够通过用户进行传播的话,就相当于用户自发的帮你做广告,这样的营销效果可比你自己打广告要好得多。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到让消费者帮我传播?
答案很简单,就一定是口语,而不是书面语。
口语化我给你举个例子。以前你肯定在电视里看过一些汽车广告,里面的广告语通常都是尊享品质、奢享生活这种高大上的广告语,虽然听上去高大上,但是观众却很难记得住,因为语句实在是太复杂了,因为记不住就更不会去传播,毕竟人们都怕传错内容被人笑话。
汽车广告但有一支电视广告,你一看就会笑,因为这支广告虽然看上去有点LOW,但由于口语化的语句,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
这支广告的广告语就是“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只送脑白金”。
脑白金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哲学的一个基本课题,索绪尔在他的符号学开山之作《普通语言学》里面说,语言学分两类: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用英语说就是language和speaking,language是语言,speaking是言说。
索绪尔在广告传播上面,我们是用language还是用speaking?当然是speaking,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说人话。说人话就是说口语。
语言在言语的语言学里面,语音又比文字重要,因为语音比文字出现得早得多,是最古老的交流方式。这个又属于人类学和生理学的范畴。在神经系统的刺激反射机制里面,人们对语音的记忆、识别和转换,都远远高于文字,而且文字本身也需要转换成语音才能被人接收。
哪怕你在看书的时候,也是在脑海里把文字转化成语音念给自己听的。
所以,书面语只有到达率,没有传达率。人们平时交流不会使用书面语,因为传播是一种听觉行为。一切基于听觉,基于口语来思考。哪怕我们在创作电视广告的时候,也要当成广播广告来做,你把画面全部拿走,我也能达到传播的目的。
比如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广告——
“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热,用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清肺热,治疗反复咳嗽,妈妈一定要记住哦。”
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你看,这广告这么流行,它需要画面吗?没有画面,它照样可以独立地成立。有人还把它改编成笑话,说:“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废了,打一顿就好了”。你看,估计你会心一笑,也记住了。
既然口语的传达率这么高,那么什么样的口语传达率最高呢?
告诉你,顺口溜的传达率最高,写广告语尽量写顺口溜。
顺口溜比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听到这些又精悍又押韵的谚语,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都是人类的智慧,都是生产和生活的经验,是不是过耳不忘,是不是深信不疑。这就是谚语的力量。
美国的传播学家沃特尔翁写过一本书,叫《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书里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他说,人们对口语套话有一种天然的信任,顺口溜能绕开人的心理防线,直接溜到人的脑子里去。
沃特尔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你会怀疑它是假的吗?
为什么有这种效果?心理学把这种现象叫做催眠。
催眠不是让你睡着,而是通过一些固定的句式或者修辞,让你相信。因为琅琅上口的押韵,人就很容易忽略其中的逻辑,把前后的事物联系起来,再加上押韵的短句,很容易记忆和传播。重复得多了,人们就坚信不疑,这就是顺口溜的播传效率。
那有没有什么言语形式比顺口溜还厉害呢?
有,就是再把顺口溜编成歌谣唱起来。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广告歌这么有力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人民解放军就干过这个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了让战士们记住规章制度,就把规定编成歌,让所有战士学着唱,结果那长长的规定居然就被战士们轻松的记住了,而且多年后还能记得住。
二、重复
在你的印象里,做营销策划的人最常思考的问题是不是这两种?
1、怎么才能制造一场现象级的传播事件或一个爆红网络的营销文案呢?
2、去年的营销活动很成功,那今年怎么突破?
你有没有发现,营销活动似乎变成了一个广告创意活动,谁有新意,谁就算赢了。
但什么叫“新意”呢?我们要“新意”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增加销售吗?是增强品牌吗?好像都不是!就是要新意!
泰国广告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泰国广告,我们每每提到泰国广告,大家能想到的就是那些神转折,但你回忆一下,你记住了这个广告创意,但你记住了这个广告的产品吗?品牌吗?
所以啊,华杉老师说你既不需要憋大招,也不需要找创意。你只需要做到两个字:重复——只做能重复的事儿。
真正成熟的品牌每年都应该以同样的形象、同样的知识、同样的语气、同样的话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否则这个品牌就还不成熟。只有不断重复的,才有价值,才能形成文化。重复才是最快建立品牌影响力的方法。
重复的关键就在于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这样就能够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集体记忆,大家就会有集体期盼、集体准备,甚至集体行动。
双十一比如阿里巴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双十一是什么?原本就是网络恶搞的一个单身节,结果阿里觉得单身狗这么可怜,反正宅在家里也是宅,我们阿里的单身狗也不少啊,那我们就帮大家在这么一个寂寞的夜晚,搞一个狂欢购物节吧。
其实第一年的双十一购物节,还没有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但是就因为阿里做对了一件事——重复,这下可好,就这么一年一年的办下去,这个单身节就彻底变成了阿里私有的购物节。
每年只要快到双十一,大家就开始意识到剁手的时间到啦,然后大家开始互相询问今年的购物清单,不断期待节日的到来,接着为了能够抢到心仪的宝贝,把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最后在双十一那天心满意足的点下了付款的按钮。你看,这就是重复的魅力。
所以,创意不是去想一些谁都想不出的东西。很多别出心裁的创意,我们经常看到。可能会轰动全网,人人都在转发,都在谈论,“啊,获得了多少转发量、多少阅读量”。但是三天之后,它就从人们的记忆里面消失了,归零了。昙花一现,就像放焰火一样,火一把就灰飞烟灭,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我们要的是有文化母体的,可以重复上演一百年的生活戏剧,简单地说反复只能玩一次的东西,我们都不玩;凡是不能重复一百年的创意,我们都不要。因为它不能成为文化遗产,也不能成为我们的品牌资产。
三、流量主权和流量越狱
华杉老师有一个朋友是做婚纱摄影的,十几年的老企业了,开始的时候做得非常好,打广告,到商圈做活动,都做得挺好的。
互联网营销后来出现了互联网营销买流量,他们一看,“这互联网营销真是太好了,真省心了,只需要买关键词,客户自己就来了。我只管拍好照就好了。”于是,他们广告也不打了,营销活动也不做了,全都使用互联网思维了。
这样轻轻松松地做了几年之后,他们发现这个关键词是越买越贵了。最后贵到离谱了,贵到看不懂了,说怎么有人还肯出这么多钱?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之后,这时候再想自己打广告,已经不可能有预算了。
望而生畏的流量成本你不可能又买流量,又打广告,你哪有那么多的预算呢?
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想了,“看来商铺租金也太贵了,我不如把大街上的店关掉,搬到后面背街那个写字楼的楼上去,这样的话租金不就大幅降低了吗?用这个租金省下来的钱,我不又可以去买流量了吗?”
这种购买流量到无法抗拒的过程,华杉老师称之为“流量吸毒”。
在街铺上你还会有自然流量,一但搬到写字楼就彻底断了流量,这就等于把自己关进流量商的流量监狱里面了。每天都等着那个流量商来送牢饭,而这个牢饭不仅越来越贵,饭菜的质量还越来越差。对商家来说,流量主权彻底丧失了。
流量监狱所以这时候,商家就必须流量越狱,要逃出这个监狱,重建流量主权。
要重建流量主权,首先就要改变我们的财务思维,就是不要投入产出比的思维。
营销是基于预期的投资,投资就是风险,投资的决策完全是靠个人的智慧。至于技术,那是大家都有的基础资源。
火枪出现的时候大家都有火枪,机枪出现的时候大家都有机枪,原子弹出现的时候大家都有原子弹,最后你打仗就用不了原子弹。
所以凡是投入产出可控、可计算的,就是全国人民都有的技能,你就一点优势都没有。作为一个经营者,一定要把风险担过来,因为利润和风险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你不要风险,你也就走向了死亡。
风险永远与利润并存那么流量在哪里呢?流量就在你自己身上,只有投资自己,失败了愿赌服输,赢了就能获得流量主权。
在流量红利期获取超额收益但如果你真的非要购买流量,我认为也只能在流量红利阶段时入手,这也许能帮你够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但在红利枯竭前一定要及时离场。这期间,你也不能放弃正常的品牌广告和宣传。
听完今天的三个分享,你是否和我当初一样震撼而通透。如果是的话,也请你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口语化、重复和流量主权的营销实例,让我们一起破除误区、共同成长。
欢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