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欲速则不达,一个人走得太快,往往走不了太远。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触,自己明明很努力,却改变不了现状。在现实中疲于奔命,面对生活,依然充满了无力感。
很多人奋斗一生,为了有个属于自己的家,累到不能停下来;很多人努力工作,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忙到没有时间生活。
有时候,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而是太过用力,透支了自己,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01 太在意的结果,往往是没有结果
不是每一次努力,就能得到一次满意的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努力和结果关联在一起,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一定要有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这个结果不仅仅是自己关注的,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身边的人。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结果上,而忽略了最初做这件事的意义。
当自己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不妨先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动机。在自己刚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并不知道结果是怎样的。但是,总是会有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自己做这件事的动机,有可能来自于自己,有可能来自于他人。
最重要的一点,你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非是他人的。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
第二,情绪。在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你的情绪是怎样的。如果心里明明很排斥,还要逼着自己去做,也是难以长久的。
真正热爱一件事,才能从情绪中积蓄力量,支撑自己长久地去做这件事。
第三,价值。做这件事的价值,并不一定是要成功。
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它能充实我的思想,更能支撑我前行,这比金钱更有价值。而金钱作为一种短期的收益,并不能代表人生长远的价值。
认清一件事,带给自己的长远意义,才是这件事真正的价值。
以上三点,让自己更多地去关注做事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远比结果更重要。
02 太过用力,是在透支自己
很多时候,太过用力,只能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一件好事。
用力过猛的人生,只不过是在透支自己。就如同抓在手中的沙子,攥得越紧,流失得更快。
超越身体极限的努力,只能消耗自己。当996,熬夜加班成为了常态,不妨考虑一下,这样的状态自己能坚持多久。当自己体力不支的时候,又该何去何从。
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阶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前半生,太过用力,过度地消耗,只会影响了自己的后半生。
超越个人能力的欲望,只能带来痛苦。人生的很多痛苦来源于欲望太多,尤其是超越自己能力的欲望。
当一个人的欲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过多的需求就会变成无止境的贪婪。让自己的欲望和能力匹配,才能解决让自己烦恼的问题。
太过用力,无非是提前透支了时间和精力,让自己疲惫不堪,对任何事都难以长期坚持下去。
03 慢慢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想过好这一生,需要慢慢来。当然,这是从整个人生的长度来说。
那些自己经历过的挫折和失败,在当下的那个阶段,看似难以接受。现在回过头去看,也不再是天大的事了。就像走路摔了一跤,摔痛了,还要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也就这样过来了。
余生,保持自己的节奏,慢慢来就好。
说话,慢慢说。当一个人被情绪控制的时候,是最容易口不择言的。
我以前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说话语速很快的人,也因此给自己造成了一些困扰。比如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自觉地,语速就会变快。这也是情绪不稳定的一种表现,多少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当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刻意去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慢慢说话,着重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无意义的争论。
做事,慢慢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雷厉风行的做事方式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我自己就是一个做事追求效率的人,但是,效率太高,就意味着会增加别的工作。同时,我的精力又是有限的。过多过度的工作造成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件事能做得好。
与其这样,不如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慢慢去做好关键的那些事。
生活,慢慢过。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慢慢来,让灵魂跟上身体的脚步。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发展都需要循序渐进。成长,需要累积,也需要过程。
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己的人生最缺乏的是深度思考,很多问题都没有洞察到背后的根源和本质。
现在,学会让自己慢下来,去思考,去感悟,专注于自己成长的过程,慢慢去体会生活所有的滋味。
我是懿非宇,一个归隐田园的自由写作者。
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划人。
专注自我成长,陪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