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对学校生活的眷恋,还是真正喜欢学术研究,还是对现状的强烈不满,一种无形的力量始终促使着自己去渐渐剖析自己的内心,倾听内心的声音。幸好还有这么一个可以"做梦"的地方,来到了省图书馆,聆听了来自西藏图登克珠教授关于《西藏旅游文化》的讲座。
终究还是念念不忘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西藏是神秘的,它的神秘源于它的海拔、宗教、信仰、文化,还有建筑等等。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让大部分人怯而止步,也正因如此,它成为许多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让去一趟西藏成为一些人一生的梦想。我也不例外,早已许愿去一趟西藏的自己,至今没有行动,此刻心情澎湃,也心生惭愧!我对西藏的迷恋,刚开始是相当肤浅的,通大多数人一样,拍拍照,发发朋友圈,证明自己到此一游。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西藏的神秘感越发浓厚,感兴趣于藏文化,藏民淳朴的生活,以及虔诚的信仰,想到此,便会觉得仿佛置身于藏,就可以发觉生命的真谛,找到梦最初的地方。
今天主讲老师是研究西藏社会经济与旅游文化的,老师主要的讲主要还是文化旅游方面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内地的人民更加了解西藏,了解西藏文化,用大家共同的力量来保护一些非物质文化,呼吁对藏文化感兴趣的学者来一起研究藏文化。(我觉得教授的一句话说的十分有震撼力:学者不仅仅是待在学校写几篇文章,著多少书,还要为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通过旅游业来拉动各民族间的友谊,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从人文角度来说,我受教育教授讲的一句话,他说:"来到西藏你会渐渐形成三种心态,一是敬畏之心,二是感恩之心,三是和平之心",然而,对于高速发现的当今社会来说,这三点正是社会所缺少的。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无不为自己之便,大肆破坏环境,于大自然、于人缺乏感恩之心,甚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焦虑、抑郁、自闭等等精神行疾病。究其原因,实则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平衡生活、工作、学习等的支点,失去了面对一切的平和之心。我想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常怀这"三心"❤。
一、征服不了,你只能心怀敬畏之心。西藏的美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造就出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它吸引着国内外各层次人士,有的人迷恋于它的自然美,有的人迷恋于其文化宗教,有人迷恋于它的冒险与刺激……。然而我想无论你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还是目睹了其自然美,你心中的敬畏之情多于你的征服之心。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
二、逆境顺境,要心怀感恩之心。当教授讲到50年代,西藏解放,藏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的情形。他以自己为例,说自己的父母事文盲,而在党的领导下,在汉族干部与教师的培养、帮助、关怀下,如今自己成为一名受藏民们尊敬的先生(对老师的最高荣誉称谓)。他心怀感恩地感谢党和人民的培养:关怀,并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我们生活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高档,教育资源丰富的大城市,要始终铭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不是总是抱怨自己付出的太多,而拥有的太少。
三、平衡万物,拥有平和之心。面临物欲纷繁的物质社会,社会的瞬息万变,无时无刻不让你充满不安全感,仿佛一呼一吸之间,你就会错事,时间,这副永不暂停的齿轮,让你不敢有丝毫懈怠,忙着做一切在别人眼里合乎常理的事情,然而没有时间去倾听、遵循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与选择。我羡慕于藏民们生活的质朴与慢节奏。磕长头祈福,那是五体投地全身心的与大地拥抱,那种最亲近大自然,坦然面对生死的心态,我想我们生活在城市的人是无法理解的,更是体验不到的吧!
终究还是念念不忘当然也有一些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问题,在此自己了解不深,就不再赘述了。
尽管追寻的过程是迷茫与漫长的。我想念念不忘,那应该是必有回响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