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071907/fd808b3220201ea9.jpg)
依然没有上班的消息。昨日下午去良友书坊看方方的展览,顺便沿安徽路、芝罘路、黄岛路、四方路、海泊路、易州路、高密路、胶州路走走。
路过老城区,发现一些被征收的空出来几年的民国老楼房终于有动静了,扎了脚手架,在紧张地施工,心里一惊。从这些楼房空出来就担心被拆掉,所以几乎每星期都会去看一遍,看到这些老建筑还在的时候便放下心来,在易州路的老狗不理店挤一顿包子,才踏实地离去,并继续密切地关注这边的动静。这次发现在施工,赶紧上去问一位戴安全帽的工人,他告知不拆,是修,修旧如旧。我便松了口气,但还是觉得遗憾,修旧如旧不如旧。
![](https://img.haomeiwen.com/i9071907/77e56a7744121bf9.jpg)
芝罘路、海泊路、高密路等路是中山路东侧的路,是民国青岛市井生活最集中的处所。这些楼房大都两三层高,高的四五层,是青岛特有的里院式建筑。沿街的二三层高的楼顶都不是平整的,往往有搭建的阁楼,外面伏了瓦,开了小小的窗,显示有人住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9071907/fc435ab536f6524e.jpg)
而这些都将被修建。楼房的骨架还是原来的,但却焕然一新了。建筑是增值的,这些经历了清末民初、民国、新中国的建筑本身都在说话,百年的风雨写在脸上,触摸它,能触摸到历史的心跳。而当翻修,历史的意味便荡然无存。青岛是百年城市,这一带的城区几乎是唯一能将人们带回到民国,给人以现场感的地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9071907/5251038b3abd5588.jpg)
在青州路等处,还有一些征收的楼房没有开始施工,我希望能留住它们,砖还是原来的砖,瓦还是原来的瓦,门还是原来的门,窗还是原来的窗,厕所还是原来的厕所,楼梯还是原来的楼梯。那些弄脏的还脏着,损坏的还坏着,涂鸦的还涂鸦着……如果楼体有危险的地方只把危险的地方处理一下就可以了。不住人,就是作为专门的景观保护起来,供旅游者参观。这非常像台湾的眷村,台北最繁华的101大厦旁边,眷村却完好地保留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9071907/46ce12d3e0c7797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071907/c9640031f6ca0b9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