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习惯被称为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此性非彼性,指泛性,通俗来讲,引发人快感之处。在我看来,弗洛伊德的范性论和他所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中的“本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我们活着的“原动力”。
这五个阶段分别是,0-1岁的口欲期、1-3岁的肛欲期、3-6岁的性蕾期(俄狄浦斯期)、6-12岁的潜伏期、12-20岁的生殖器。在精神分析理论里,研究的最多的是6岁之前的三个时期,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统称为前俄期),该理论也倾向于认为前俄期对人的影响是最大的,成人世界的大部分精神问题都源自于童年时期的不健康成长。
口欲期,认为0-1岁婴儿的快感中心在嘴(口)中,主题是信任。刚出生的婴儿需要用口去感知世界(唯一的需求就是吃)、张口便有奶吃,通过口产生了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口接触最多的是母亲的乳房,而这一意向构成的画面,有着无限的含义。这也就解释了婴儿为什么拿到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嘴里塞,因为此时他的快感中心在嘴巴,需要用它来感知世界并通过它知道了世界是善意的。如果在这一时期没得到满足,长大成人后容易固化这一时期的需求,成为“吃货”,明明不饿,但就是想吃东西。
肛欲期,认为1-3岁孩子的快感中心在肛门,主题是创造。通过肛门出来的排泄物,是孩子意识中自己第一次的创造物,它由自己创造,由自己控制。这种控制感会让孩子产生很强的快感。这解释了孩子为什么不会觉得自己的排泄物很脏,反而觉得很好玩。在这一时期,千万不要刻意去反驳孩子的这种控制感,长大后容易不太看重自己的创造物。
俄狄浦斯期,认为3-6岁的孩子有恋母/父情节,主题是竞争。孩子在3-6岁的时候,他们的快感中心从口腔、肛门,转移到了生殖器部位上。在心理上,对异性父母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男孩对母亲,女孩对父亲),对同性父母产生竞争和嫉妒心(男孩对父亲,女孩对母亲),而当孩子意识到这点时,心理又会产生内疚感。(这里又牵扯到本我超我的概念,本我是孩子的野性,对异性父母的喜爱和对同性父母的排斥,超我的一种道德规范,体现在心里的内疚感,自我从中权衡二者)。故而孩子3岁后,一定要和父母分开睡,“流动而不成为”,一方面,不能压抑孩子的本我、野性,让它自然流动,一方面不能给孩子“你赢了!”,让孩子认为自己打败了同性父母的这种感觉,他们的俄狄浦斯情结一旦得到满足,成年后或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本该对孩子引起的超我没有实现)。
6-12岁的潜伏期,孩子更倾向于接触同性,主题是合作。这解释了初中时期往往同性走结伴走在一起,还有那“三八线”。
12-20的生殖期,孩子的第二性征已经明显展现出来,欲望也无法隐藏。然后不可描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