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这个春天,我们相信爱。
因为疫情,学校迟迟未能开学。一个多月的线上教学,作为教师,我们从无到有,不断摸索总结,如今俨然成了连线千家万户的时代“主播”。学生则由最初的新奇,到倦怠,到现在不免有人应付了事。可教学的任务没变,教育的责任还在。于是,我们决定深入走访。
此次家访,重点关注线上学习出现松懈、完成作业积极性不够、家庭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家访由学校统筹安排,各年级组教师带着满满的关爱,走进了学生家中。每到一户,我们详细了解孩子“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想方设法解决家长及学生的困惑,让学生更好的参与线上学习,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督促孩子在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参与家务劳动,及时关注孩子身体及心理健康,防止游戏沉迷。
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长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家长反映早上起不来,起床需要喊无数次,听网课不认真,写作业都要催好多次,学习没有主动性。
第二,家长溺爱孩子。平时过于溺爱孩子,没有树立规矩,孩子想咋样就咋样,任由孩子,玩手机比听课学习的时间长。
第三,家长不负责任。谈话中可以了解到,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只是每天说完成了没有?上传了没有?读了没有?之类的话,当检查到孩子的作业不尽人意时,家长就是说,他说他提交了呀!他说他完成了呀!就是不去落实,不敢拿起孩子的作业看上两眼。
第四,想管好孩子,但是做法不太正确,缺少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平时要多进行家校沟通。只有与家长沟通多了,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了解其家庭情况,才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对于平时不关注孩子学习的家长,老师主动联系家长,谈及孩子的学习,谈及学习及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要求家长配合老师搞好学生的学习。对于平时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孩子的学习程度不好的学生,老师要多和孩子联系,沟通,多表扬多鼓励,树立起自信。
第二,多微信联系学生。对于总是不提交作业的学生,要多打电话联系学生,询问原因,及时了解学生的状态,帮助他解答疑难的题目,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而有兴趣去写作业。对于这些学生提交的作业,要及时反馈,对于写得好的作业,要及时微信群中进行表扬,树立其写作业的信心。
家访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访,把关心带给了家长和学生,也让我们感受到家长的热情。家访中,我们和家长、孩子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了解了孩子都能网上学习以及近期在家的动态和身心状况,也感受到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明白了今后怎样有针对性的对待这些孩子。临走时,并提醒家长督促学生做好接下来的学习准备工作,做到锻炼身体和好好学习两不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