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江南春色的“城市阳台”大型灯光秀,在沉寂了多年之后,于今年元宵节再次隆重登场。这个消息还是蛮令人振奋的。这不,某人就在听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跟我“商量”,“大叔,要不今晚我们也去‘城市阳台’看看?”
客观地说,去“城市阳台”真是很方便的。用过晚餐,在小区楼下坐上178路公交,差不多20分钟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不过今天我倒是没有答应某人。两个原因:一是最近这段时间有冷空气降临,晚间站在城市阳台那地,任凛冽的江风吹拂,不冻出病来才怪。那还不如等天气稍稍回暖再去观赏灯光秀,我觉得更好。二是,城市阳台那地,径深不够。如此气派、规模宏大的灯光秀,须得坐上游轮泛舟钱塘江的同时欣赏,这才合理。而很显然,现在并非夜游钱塘江的最佳时机。
不过,说到元宵节,倒还真的值得说道的。
我记得自己在什么时候开始才有了“元宵节”的概念。印象中对元宵节还是挺有好感的。因为这是过年后第一个“又有好吃”的节日,当年年幼不懂事,遇到“有好吃”的节日,那肯定开心得不得了。再说,元宵节适逢学校开学不久,幼年的学生时代,是最不喜欢去学校上学的,特别是在刚过完年的时候。现在有这样的节日,又有吃又有玩,能不让人高兴吗?
上初中的时候,是寄宿在学校的,平时不能回家。记得有一年夏天,学校旁边的那个小村子放映了一场露天电影,是一部越剧的古装片,名叫“黄老虎抢亲”。越剧是我们浙江的家乡戏,不管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哼唱几句。按理,作为在校寄读生是不能跑出学校去村子里看电影的,但因为挂着“越剧”的名堂,所以学校破了例,允许我们外出看电影。看完电影回来后,我第一次发现这“元宵节”居然还这么好玩……除了吃元宵外,还可以赏花灯,还可以“抢亲”……那个时候的想法也挺单纯,总是想着“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也在元宵节去抢个漂亮姑娘来做媳妇,倒也省事……”但想归想,总归还是不敢将想法付诸实施。
小时候的元宵节,也吃汤圆,一般是在晚餐的时候才吃。汤圆也不像现在这样琳琅满目,什么豆沙馅的、黑芝麻馅的……我记得那个时候的“汤圆”,都是我们自己手工做的,里面根本就没馅。一般情况下,午饭后家里长年的女性就会搬来一盆子的糯米粉,很细很糯的那种,然后不知通过什么样的手法将其和好,和成像面团一样的。而这个“和面”的过程,总是很漫长的。再接下来,将“面团”放在一个大的篾垫上,慢慢的搓成像手指般粗细的长条,再将其分成大小均等的颗粒状。然后,把它放在手掌中,双手一起用力搓,搓成圆型的汤圆,就算大功告成了。
当然,在这所有的“环节”中,小孩子也是被允许一起搓的。但必须得把汤圆搓好。如果你只是“玩玩”的,那很可能会得到大人们的“爆栗奖励”。我记得自己曾因为“不认真搓汤圆”,而几次得到过类似的奖赏。
第一次在“猜灯谜”,是在走出学校的第二年元宵节。那一年,老家街上挂满了各式灯笼。当时不明其意,只是觉得白天看看也不过如此。但到了晚上,灯笼里的蜡烛被点亮后,才发现原来这花灯竟是如此美妙。更难得的是,每盏花灯上都有各式各样的灯谜,如果猜中了,还是小礼品。印象很清晰的是,我随机选择了一条名为“人面为知何处去”、要求“打一俗语”的灯谜。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丢脸!”不成想竟是正确答案。得到的奖品是一个小型的塑料铅笔盒。看着同行小朋友那羡慕的眼神,那毫不做作的虚荣心,一下子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
时光荏苒!眼睛一眨,又到一年“元宵”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