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圣诞节,看来不过洋节的观念已经很是深入人心,街上可真是一点氛围都没有,以往的时候,各家商场店铺都会提前几天布置好树啊、帽子啊、驯鹿啊之类的景象。
我对基督教一无所知,却对圣诞节有着很浓的喜爱,大抵是爱那个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故事,爱那棵挂满点缀的三角形松树的葱茏,爱驯鹿拉雪撬的可爱画面,爱红色尖尖圣诞帽子的喜庆。
每一个当地的传统被传到别处,一般都会被本地化。相信大多数人过这个节的本意,并不是表达自己有那种起源地的信仰,而是接受了其中传说、对孩子表达爱、团圆、一起吃大餐这样一些元素。
如果说一个外国人喜欢吃粽子,相信未必是因为对屈原抱着某种深刻的情感,可能就是单纯地觉得这个味道香甜软糯,对味而已。
定性是一个很有引导性质的事,有一些定性的话听上去掷地有声,细想却毫无道理。不过节又能代表什么呢?全球化一旦出现便有着不可逆转的趋势,食品、用品、科技的大融合外,文化也随之传播开来。
当我们在吃肯德基,喝可乐时,是为了填饱肚子或解渴,并不是认同什么文化。
我看年轻人在万圣节扮成各式各样的形象时,只觉得好玩,并没有想这有什么含义。
而是在这个不过洋节的概念提出来后,我才开始想,过洋节意味着什么。
昨天平安夜,挺好的一个名称和含义,却被一场电影捆绑,成为完全相反的一个象征,仿佛在那个日子里曾经发生过悲惨的事,以致于失去了庆祝的可能。
在这么长的历史里,每一个日子都发生过美好的事和可怕的事,值得庆祝的事和令人悲伤的事,相信就算是最最正宗和传统的春节,也一定发生过值得悲伤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要因为一件事,而放弃庆祝的习俗呢?
就算我们都是最最听话的一群人,服从度最高的一类人,无论什么样的规矩都会遵守的一种人,这样也造不成任何改变,形不成任何新的热情。
好吧,不过就不过呗,反正现在的节日多得不得了,隔三岔五的出来一个,也不在乎多一个少一个,而日子却并没有多少的变化,除了在一天天变老以外,感慨时光的流逝外,区区一个节日,在人生的长河里掀不起什么波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