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就是拥有更高效的“风险买卖”模型的金融。金融的本质从来没有变过,只是自大到认为自己可以藐视本质的人越来越多。
举一个例子,按公里数来买的汽车保险。
以前的车险,每年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人给你打电话,盗抢险多少啊,第三者责任险多少啊,一秒钟就算出保费了。但是,比如我,一年要在天上飞100多次,200元不在上海,那车辆几乎不开的人,和你每天都开30公里上下班的人,叫一样的保险,你觉得合理吗?我交的保费,显然贵了。这个“风险买卖”模型就有问题。
现在有一种设备,叫OBD,放在车里,检测你的行车数据。有了这个东西后,以后的保险就可以不按照年来卖了,而是按照公里数来卖。开车多的人,明显就应该多交钱。如果我的车 一年都没开,我其实值应该交停车费,一分钱保费都不应该交。这就有意思了,那每日公里交多少钱呢?按照你的行车习惯来定价。开车习惯好的人,就应该便宜,开车习惯差的人,到了路口,开着左转向灯,向右转的人,就应该多交钱。
按照公里数来买,按照行车习惯来定价,不管你叫他互联网金融,还是科技金融,你其实都是根据数据,用一套更有效的“风险买卖”模型,把我的行车风险给买走,我因此更省钱,而你因此更赚钱。
金融的本质,是“风险买卖”,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或者科技金融,或者任何一种新金融,都用过基于更高效的“风险买卖”模型。否则,不管它叫什么,都是死路一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