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写稿很少会复稿,最多看两次便不想再看,即便看了两次仍错漏百出。因为文章是自己写的,不是复制别人,写稿的时候,手偶尔会跟不上大脑,脑子想了一大串,双手噼里啪啦地打,还是跟不上,包括复稿的时候,因为有一个大概,读起来都是整段整段,不会细读,结果难免会出现错字、漏字。再加上本身在广州地区生活,平日以粤语为主,跟人微信、QQ都用粤语,时间一长,文章就会出现口语化的词语。“下飞机”会写成“落飞机”,很多类似的例子,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为了刻意规避这类口语化的词语,很早前发朋友圈、微博都不再口语化。三四年前就有一个朋友跟我说,“郭栩鹏,‘多谢’属于口语化的词语”。以致我的文章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用“多谢”,往往只用“谢谢”。后来读了很多书,发现“多谢”没问题,问题在于一个人太过刻意规避一件事,下笔会显得不自信。
但作为一个写了这么多年文章的人,还经常有错别字,确实也说过不去,明明这件事我已经很努力去做,结果因为错别字,变成了我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所以对于错别字我是十分羞愧,直到去年突然有一个新的看法。这看法是一名读者给我的,她在后台跟我说,“你的文章读起来给人一种‘呼吸’的感觉。”
当时我不明白,什么是给人一种“呼吸”的感觉,难道文章不只是分好文章跟坏文章,再细分也就是感动不感动,共鸣不共鸣。
她给我列举了一个例子:很多明星的演唱会,现场演绎都不如CD,因为现场会出现各种状况,贝斯手可能弹错,歌手可能走音,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觉得现场唱得好,因为这些错误让音乐有了“呼吸”。我觉得这个解释特别棒,后来机缘巧合看了一期《晓松奇谈》,那期高晓松探访星战圣地天行者庄园,我发现高晓松说的话跟她说的话几乎一模一样……我很感谢这位喜欢高晓松的读者开解了我。
确实,错误是能让一件事有了“呼吸”,同时让一件事变得真实,我想补充一点,这“错”不能是很大的错误也不能是明知故犯,我现在写稿还是保持不希望有错别字的心态,发表后自己或别人发现文章里有错别字我还是会改过来,有些错误它只能“昙花一现”,不能永远持续,如果不停地犯错,刻意地犯错,这东西会变质的。
因为最近多了一些新的读者,我把这两件事窜合了,是否偶尔的“错误”让大家喜欢我,显然,这说法是有点牵强,牵强得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虽然我长得确实挺偶像的,看我头像就知道我属于那种从漫画里走出来的人,但我很少发自己的相片啊。
昨天就问了一个新读者,“你为什么会关注我?”
他跟我说:“你是为数不多的原创。”
我不明白,这个时代最不缺就是原创的文章,随便找一个公众号几乎都有“原创”保护的标志,因为文字的原创门槛很低,写一篇文章好坏与否,反正不是抄袭都能属于原创,如果自认写得特别好,还会在文章末尾标注:“如果要转载,请联系我授权”,弄得真的很多人要转载似的……
其实该读者想表达的“原创”,我猜不是从内容上,而是从框架上。很多文章都面临内容是自己写,可框架还是很标准化:我有个朋友、同事、亲戚,然后怎样怎样,再输出振奋人心的观点——“女人一定要独立”;“爱情一定要找三观一致”;“单身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这种原创弄不好就像众泰跟保时捷,傻傻的分不清。别人喜欢你,也许只是喜欢你这种框架式的文章,并非真正喜欢你。
我留意到一个平台,写这类文章的人阅读量都非常高,高得惹我眼红,该平台也愿意为他们出书,放在京东、当当上卖,可是看了看,卖出的数量不超三位数,卖不出去的原因,也许这些文章只站在网络的风口上,文章的架构只能搭配网络,不能搭配纸张,等同你跟一个网友无话不谈,见面后大家都变得像第一次认识的时候拘谨。
所以我说过从不参加任何写作训练,并反感任何创作性的写作训练,不想别人给我套框架。写得差,就算再差,我也有自己的“呼吸”,不刻意选题,不刻意讨好。我会说,“我写我喜欢”,但我不会紧接来一句,“你爱看不爱看”。
慢慢不喜欢把自己装逼成一个站在制高点上的人,即使我曾经也做过。可我清楚自己已不能像他们,他们有一群读者,他们发表文章偶然一个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就用一大段文字故弄玄虚地批评别人是傻X,更讽刺的是,平日都喜欢跟别人讲道理,没想到跟别人吵架,还是一句句带逼的话语。很可恶也很矛盾。
而我只想做一个普通人,普通得在人潮中你也很难发现的人,甚至灯光也不愿意多照我一眼,我很感谢你们陪我走过一段路程,这过程,你们可以放心,我不会是人工智能,不会猜你们喜欢,即使有些文章讨了你们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