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觉得出租车司机很会说,内容也很丰富,但他只是记住将乘客的话复述,并没有系统,例如爱因斯坦坐过的出租车,那位司机经常听爱因斯坦报告,学到了之后自己去上台演讲报告,讲的比爱因斯坦还好,大家都给他鼓掌,可是观众一提问,他傻眼了却机智说“接下来,由我的助理来解答这个简单的问题",爱因斯坦上台,回答的头头是道。只认识,只了解是浅度,深度是只有不断刺激,潜意识中高度认知思考才是深度。
我在金华培训时,没有了杂事烦恼,没有了手机,这不就是一个深度学习的环境嘛,让我重回体验了一次校园高中生活。
什么是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就是你在没有干扰的环境下,认知能力达到极限,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工作。这样的工作成果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而对立的是浮浅工作,就是在备受干扰的环境下,认知要求不高,所做的缺乏创新,重复,容易复制的工作。
一、可是为什么难以进入深度工作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分神的东西太多了。
第二个原因是有一个度量的黑洞,就是你每天花在手机上,那点时间到底花了多少不知道,大量人的反应就是不知不觉,就是莫名其妙这一天过去,你问他干点啥,好像也没干什么,回复了很多的邮件啊,跟大家聊了好多话,给很多人点赞等等,你知道移动互联网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这是随着我们互相点赞的技能不断的增加,实际上我们形成了一种虚假的存在感的需求。
实际上我们写朋友圈的水平,还没有达到过去一本杂志过去的水平,过去你看一本杂志,哪怕是看故事会,也需要编辑有没有故事性,还要跟别的故事比拼,才能出现的一个东西,就那个东西有人认真加工过,最起码在某些层面真的值得看,所以会花时间去看杂志,看报纸,看小说,但是现在的朋友圈质量非常低下,有人就说一句话,拍一个照片,莫名其妙发几个表情包,然后就这么扔上去了,那你为什么还要看呢?因为他有一个潜规则,就是我给你点赞,你给我点赞。
人们为了轻易的获得他人,给自己大量的点赞,而获得这种存在感,所以我们拼命的这么发出,哪怕是垃圾的内容也会跟别人互动的那种存在感的幻觉,所以存在感的幻觉,使得我们更多的沉迷在互联网上,然后每天只要发了一条朋友圈,就等着看你有多少人点赞,这是我们难以度量的事情。
第三原因是最小阻力原则,人的大脑有一个习惯,能不动脑就不动脑,所以当我们的大脑在遇到周围一大堆复杂的事要处理的时候我们优先选择都是做容易处理的事。就比如说发一个邮件或者是发一条朋友圈,或者我在朋友圈里面问一下,我跟别人先聊一聊,我们总是喜欢走自己最容易干的事,为什么呢?因为那个事又不需要太费劲,然后还能够获得你的存在感,所以大家就会把力量都投入到那个方面上去。
第四原因是忙碌代表着生产能力,因为人们很难度量他人的工作,所以我们度量的方法就是看他忙不忙,看他有没有加班,所以大量的人喜欢在公司里面扮演着特别忙碌的角色,然后把自己搞的好累,似乎就对自己有了一个交代,这个潜移默化的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所以一定要小心,是不是用忙碌度量你的工作。
二、这个时代变化太快,我们必须拥有快速学习复杂技能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深度学习来达成这个目标。
三、如何让深度工作融入你的日常生活,践行深度工作的4个准则
准则1.工作要深入:
深度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有一种倾向,就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浮浅事物上。这个时代的特征,加重了这种倾向。
首先我们要选择我们深度工作的哲学。有一些人会选择几乎完全的与世隔绝,比如躲到郊外的小屋中埋头创作,这种可以称为禁欲主义哲学的深度工作安排。有一些人会选择几个月时间处理日常事务,而空出足够长的几个月时间进行深度工作,这种称为双峰哲学的深度工作安排。还有一种新闻记者哲学的深度工作安排,只要有空,就能随时随地转入深度工作的状态,但这要求个人具有非常强的自控能力。
如果你的时间安排足够自由,可以采取禁欲主义或者双峰哲学的深度工作安排,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节奏哲学更加适合。这种哲学,就是在每天的日程中,为深度工作安排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工作内容,能够让你毫不费力的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后的一小时做阅读和写作,形成自己的节奏,之后可以正常的上班工作赚取收入。
习惯化,将哲学变成你生活的习惯,一开始的20天,你会不舒服,因为你跟自己扭着干,但挺过了21天,你就习惯了。
要有大手笔。J.K.罗琳写作《哈利波特死亡圣器》期间,没了灵感写不出来,因为她有名了好多人找她,家里的事让她进入不了写作的复杂故事逻辑中去,就入住爱丁堡中心的五星级酒店,一天花好几千,用大手笔把自己封闭在这个环境里,寻找环境的帮助由此完成了《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后一本书。
不要独自工作。深度工作不意味着不交流,要留出与他人交流的时间,但深度工作的时间是自己的。大批同事共享工作空间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极易扰乱心神,但其目的在于助力交流和思想流动,员工互相协作会产生新想法。
像商业般的计划看待你的深度工作,有目标,有追踪。
图安逸:定期放松大脑有助于深度工作
准则2.拥抱无聊,克服分心:
为什么闲下来就看手机,我路上看到送快递骑摩托车的人,那个骑摩托车还不够刺激的,他还需要单手骑摩托车单手看手机,我真的最同情他们,拿生命开玩笑,每年有多少起案件不停地发生,宁愿死也要拿手机看一下,因为太恐惧无聊了。
深度工作是需要练习的,不仅要在工作中进行训练,而且在无聊时候也要训练。如果不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增强专注度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我在看一本书的过程中,给自己订好了计划每天看一章。但是一边又在看剧,我在看书的时候不断告诉自己看完这章再去看剧,但是看书的过程中心里总是在不断的做思想斗争,这其实就浪费精力,专注度也不够。所以形成习惯给自己设定网络时间,计划之外时间完全 避免使用网络。比如许多人排队或者等人的过程中都习惯拿出手机随便刷一下手机,这其实就是给大脑养成不断分心的习惯,从而降低专注力的能力。
准则3:远离社交媒体。
任何益处法。一样东西,只要有好处,我就要用。问问大家,为什么要刷微博,刷朋友圈呢?理由可能很多,比如,微博上有大V,我可以获取最新的资讯;朋友圈可以关注朋友的最新动态,保持联系等等。这些理由,就跟有些长辈舍不得扔许久没用但一直占空间的旧物品一样,”有用的有用的!” 了解”断舍离”的人更容易明白这种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种思维方式,手艺人工具选择法。首先,你得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可以很实际,比如养鸡,养猪,打造铁器,或者瓷器,然后,再评估工具的优点和缺点,最后综合起来,决定是否使用这个工具。
所以我们用手艺人工具选择法来思考,我们会发现,获取最新的咨询,是否一定要通过微博大V?是否一定要即时?保持与朋友的联系,通过朋友圈评论点赞是否是高效的方式?经过这种思维方式的考量,很多答案就不像我们原本以为的那样了。
第四条准则,摒弃浮浅。
硅谷的一个公司改成四天工作制,周边的公司很恼火去提议改回来,但这公司老板说他们的工作量没变,员工完成的很好,可以进入深度工作,因为他们为了能多一天休息,那些闲聊、无聊长会都扔掉了。
在日常工作中,完全抛弃浮浅工作从事深度工作可能并不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控制好浮浅工作的时间分配。我们可以做一个计划,将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来分析哪些属于浮浅工作,哪些属于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虽然有专门的定义,但并不是非黑即白一分为二。有一个思想实验可以帮助你来区分深度。试想,如果你新招了一个大学生毕业生,你需要分别培养他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你所列的各种工作?有些工作不需要培养多久,有些工作需要培养很长时间,通过这一思想实验,你可以找到更有深度的那些工作。
很多人认为一天最重要的时间是工作的八小时,晚上疲惫不堪的下班之后我就会发现他会挥霍这16个小时,就留出一点时间睡觉,甚至很多人舍不得睡觉,就一直耗,晚上在那不停的刷剧,看电视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心里当中就把那八个小时当作了一天,把16小时当作了赠品。终于把这一天重要的事干完了,剩下的时间是挥霍的时间,是玩的时间了。怎么这样想呢?这个作者说剩下的16小时,你应该把它视作一天当中的一天,留出足够的睡眠时间,剩下就是你跟别人有区分的时候。那有人讲这太残酷了,为什么我上班已经够累的了,你还让我更累吗?你搞错了一件事,大脑和我们四肢的肌肉是不一样的,四肢肌肉你干了八个小时的活,再干八个小时的活就累扒下了,那肯定不行;你的大脑想了八个小时这样的问题,再想下八个小时那样的问题,你的大脑根本就不累。所以,如果你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16小时,就不要再去开个这滴滴打车什么的去赚钱,你剩下的时间,你应该去做脑力的工作,思考一些在工作当中没法深入思考的东西,给自己留出2到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深度的思考。人与人的差别从来不体现在在工作的八个小时当中,而是工作之余的八个小时当中,这就是,在同样的公司里边,人和人的成长速度会不一样的原因。所以我特别欣赏这句话,叫做把这16个小时当做一天中的一天,不是把它当作工作的赠品挥霍它。
我希望听完演讲的你有所收获,我们要学会深度思考,深度学习,深度工作,去跨过舒适区和恐惧,将自己的头脑发挥到极致,活出专注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