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花些时间,研究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区别,会发现,他们对时间的利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普遍的人都会有这种观念:“想要赚更多的钱,我必须牺牲掉自由的时间”
可是:有钱=没有时间吗?
是的,对于大部分的穷人来说,有钱等同于没有时间。但对于懂得利用时间的人来说,有钱并不等于没有时间。
为了赚取最基础的日常开支,我们选择打一份工,用自己的时间换取相应的薪酬,这样的时间与金钱是相等的。在时间与金钱相等的情况下,付出的时间长度越长,收获的金钱越多。
曾经有个英语外教问我,我的时薪是多少?他不问我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是多少,而是时薪是多少。那时候我很好奇,为什么要问时薪。那时候开始,我用时薪来计算收入。
你的时薪是多少呢?你算过了吗?如果要实现财务自由,你的时薪需要达到多少呢?如果没有算过,现在便可以试算一下。
如果认真地算过了,会发现,如果按目前的以时间换薪酬的方式,我们几乎没办法在有生之年实现财务的自由。
我们不去工作可以吗?如果没有任何积蓄,答案是否定的。要活着,便需要有积蓄,便需要工作。但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在尽可以最大化我们的时薪的同时,要增加主动的和被动的收入。只有这两部分同时运作,才有可能在尽可以短的时间内实现我们的目标。
这时候,需要把原先的每天固定的工作时间分一部分出来,或是在固定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定的时间来做这件事。这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一部分做好了,我们就有可能实现最终的目标,而这一部分如果永远都不去做,那么我们永远都没有机会到达预定的目标。
说一说负面的,但绝大部分人正在经历的事情。
爸妈们总会说:“好好上学,以后毕业了找一份收入不错的稳定的工作”,而我们也确实这么做了。于是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个星期休息个2天,每天回家,偶尔出去小酌一杯,和好友们聚一聚,如果工作卖力,说不定还能加个薪,升个职,买个房,结个婚,日子过得也还不错。
可是,如果,有一天结婚了,并有个小孩,老婆在家照顾小孩,支出加重。突然发现一个人的收入好像不够了,怎么办?换个高薪一点的工作。嗯,好像也还能过日子,虽然辛苦一点,但日子也能过。可是,一个人不小心生病了,拿社保来报销,全家人的生活费这时候靠积蓄来消耗,但能支撑多长时间呢?
我们无法面对这些事情,因为我们的积蓄总是不够用。我们还没有到那种程度,一年赚的钱够我们生活很多年。
再说一说乐观的。
一天上8个小时的班,下了班后,花2个小时做些能增加被动收入的事情。可能这些被动收入,最初见不到任何的收益,它需要一天又一天地积累,可能需要花上一两年才能看到微薄的收益。可是被动收入是呈指数式增长的,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没有价值,相反,时间越长,收益越高。直到有一天,被动收入可以超过主动收入,哪怕不工作,这份被动收入也完全可以支付生活开销。
两种结果是不是不一样?
不一定要在下班后花上2个小时做这些事情,如果太累,也可以缩短正常上班的时间。例如原本花8个小时的工作,换成了每天花6个小时来工作。虽然固定的收入减少了,但却增加了花在被动收入上的时间。
我们工作的目的,虽然不能说所有人,但一定是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为了收入,为了赚到足够我们生活和消费的钱。如果能在一模一样的时间里,创造不一样的收入,你会选择低的还是高的?你更愿意选择时薪100的还是1000的?如果在同等能力付出的情况下。
怎么做到呢?除了学习,我们还具备哪些能力?答案便是留出思考的时间。怎么找,具体怎么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种方式。
具体都有哪些被动收入的方式,我们接着继续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