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

作者: 陈奕和 | 来源:发表于2022-04-29 18:55 被阅读0次

    金字塔原理是什么?结构化的思维工具

    先说说金字塔原理是什么?简单来说,金字塔原理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工具,它能把我们的思想变得更有层次,更容易让别人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这样说或许有些抽象,我们不妨来举个例子。

    一位太太正在做家务,突然发现家里少了不少东西,便让先生去买。

    先生赶忙换上鞋子,太太的“购物清单”便脱口而出:薯片、水杯、酱油、可乐、小葱、洗衣粉…

    还不等太太念完,先生求饶地喊到:打住打住!可别再说了,再多我也记不住。

    太太马上抱怨起来:这才五六样呢,有什么记不住的!我每次去超市,可得买十几二十种!瞧你这破记性!就这样,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但是,我们认真想想,太太的一连串清单,真的有那么难记吗?

    乍看之下,也许你会觉得:是有些难,这么些东西,估计只有像太太那样,经常逛超市购物的人能记清楚。

    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用“归类”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记住需要买的这些东西。比如这个清单中,零食类有:薯片、可乐;日杂类有:洗衣粉、水杯、酱油;还有个生鲜类:小葱。

    你看,六种物品被分为三类,是不是会更容易记忆?

    这就是金字塔原理的实际运用,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给“清单”上物品分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构件“金字塔”的过程,从最开始的结论“要买东西”,再到“所需物品的类型”,最后到“具体的物品”。

    这种层层划分的思维结构,能把我们混乱的思维变得清晰有序,以某种特定的规律排列,就像我们把杂乱的房间收拾一遍,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那么,金字塔原理为什么这么有用呢?这源于它本身的结构,这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金字塔的“塔尖”:我们核心的结论。

    也就是说,在表达时,金字塔原理习惯把结论和观点放在前面,让听的人能马上抓住重点,知道你要说什么。

    比如写文章的时候,我们常说中心句、中心段;书籍上也有“序言”;一件商品,一个品牌往往会有核心“广告词”,这其实都是“结论先行”,金字塔原理的应用。

    因为从脑科学角度来说,人类有一个认知规律:当我们开始一个新的话题,如果先有一个“结论”,大脑会把接下来的内容做一个自动“归因”,以解释前面的结论。

    相反,如果没有结论,大脑就会很迷惑,把接下来与话题不符的内容“剔除”,甚至会胡乱地“猜”,也就是脑补,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和结论。

    举个例子:你急急忙忙急着赶车,一上出租车,就猛催司机说道:您开快点,我赶时间。

    司机一面发动汽车,一面加速,结果你还是不断催促。这时司机好像想起什么,问道:先生,您这么着急要去哪里?你这时才发现:自己没说目的地,而且司机开车的方向也反了。

    你看,这就是没有“结论”的下场:没有结论,大脑就缺乏指引,人们所做的事情也就是没有方向的,最后的结果只能越来越糟。

    接着再说说第二个特点,金字塔的塔身,是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整理出的逻辑结构。

    我们先解释这两种思维。

    所谓横向思维,是对问题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分类概括。而纵向思维,是顺着问题本身,不断深入思考,获得答案。这两者相辅相成,我们才能全面地思考问题。

    比如,我们面临生活中一个常见的问题:该不该给孩子报课外班。

    如果用横向思维考虑,可以得到三个应该报班的理由:一是老师方面,孩子最近学习退步,被老师批评;二是孩子的原因:孩子反省自己,很想进步;三是同学的原因:有同学报课外班,成绩有进步,孩子也想跟着一起学。这种把一个问题分为几个不同方面的思考方法,就是横向思维。

    当然,也有人喜欢顺着问题去思考:为什么要报班?因为成绩下降了。那么为什么成绩下降呢?因为上课时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在课外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为了增加学习时间,因此需要报班。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思维模式,就是纵向思维。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横向和纵向,都没有绝对的优劣。恰恰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全面深入的结论,形成完整的“金字塔”结构,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完善自己的思维逻辑。

    构建金字塔的两种方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现在,既然我们已经知道金字塔原理是什么,以及它的结构,那应该怎样构建并运用金字塔思维呢?主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法。

    所谓的“自上而下法”就是从金字塔的塔尖,也就是核心观点开始,先运用横向思维进行分类;然后用纵向思维,一层层向下延伸,最终形成完整的金字塔结构。

    比如我们刚才思考的孩子报班问题:先用横向思维,将孩子报班的问题,分为老师、孩子和同学三个方面,再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思考,得到答案,这就是一个完整“自上而下”的过程。

    那么什么又是“自下而上法”呢?

    其实,就是从金字塔的“宽大的底部”出发,也就是对底层信息用横向思维进行提炼,得出小的结论,然后运用纵向思维,走上“塔顶”,最终总结出一个核心观点。

    比如:上级领导给了我们一批销售数据,需要我们对这批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主题报告。我们可以先利用横向思维,分析这批数据的销售额、销售时间、销售渠道等不同维度,这是来自横向思维的考虑。

    然后,我们也许会发现,这批数据的销售额不高、销售时间很短,渠道也不多,就可以利用纵向思维,深挖出报告的核心观点:销售时间不够,渠道不足造成了销售额不高,这个结论,就是我们最终需要的“塔尖”。此时,我们就可以依据这个结论,去想办法解决销售问题。

    当然,这两种方法的侧重点其实并不一样。自上而下法更多应用口头表达,就像我们进行演讲,都要先抛出一个“主题”,然后扮演“说服者”的角色,将主题从一个点上展开,然后深入挖掘、论证,让听众能够理解自己,相信自己。

    而自下而上法经常用于书面。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经常需要面对数量庞大的资料。我们需要更多地去理解,做一个“分析者”,把很多隐藏在复杂信息中的价值点提炼出来,总结成简短有力的观点,辅助人们解决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碰到的实际问题,也许会比刚才所举的例子要复杂得多。但你要相信,只要掌握金字塔原理,不论多难解的问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能够一步步找到解题方法。

    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什么是金字塔原理,以及金字塔原理的结构和构建方式。

    我们稍微回顾一下。所谓金字塔原理,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工具,它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有序。

    金字塔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的两个结构特点:一是结论先行,让人了解你的主题;二是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结合。

    要构建金字塔,有两个方法,分别是“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你学会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字塔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os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