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时候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感同身受(人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是该机制的核心),但心理学实验同样也表明,自己是无法从强度上真正感同身受别人的痛苦的。
我对这点是深有体会。朋友每到春季都有过敏,平日带着口罩,各种不舒服。和我诉说的时候,我轻言轻语的敷衍过去,感觉和普通感冒差不多吧。
苍天饶过谁啊?今年的春季,皮糙肉厚的我竟然过敏了。整日喷嚏不停,眼睛痒的恨不得一直揉......这种滋味真是太痛苦了。现在,我真正的理解了朋友所说。
2、亲身经历后不一定能明白
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系统的认知偏见,经常对事物作出错误的解释和归因(即便自己是亲历者),有时甚至反而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只要我们没有对人类思维和心理机制的基本了解,都难逃认知偏差的影响。最常见的一种倾向就是:将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耐。
正如生活中的一些人事业不成功、做事总是失败、经常出现错误、工作完成不好的时候,总是喜欢找借口、找理由、推卸责任。而一旦取的某项成功时,大肆炫耀个人的原因。
3、如何做到不经历也可以明白?理性的力量!
人类最强大的能力是社会学习和归纳推理。
我们可以结合别人的经历,利用自己的推理、归纳能力,去推断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当我们在大脑中推理的越多,在现实中就走得越稳。同样,我们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就越少。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别人跌倒的地方跳过去,而不是将别人趟过的泥潭再趟一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