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论范增》直译及诗评

《论范增》直译及诗评

作者: 卧雅斋 | 来源:发表于2024-08-11 16:22 被阅读0次

    论范增

      汉用陈平计,间疎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汉高祖刘邦利用陈平的计策,离间了楚国君臣的关系。项羽怀疑范增与汉有私下的关系,渐渐剥夺了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到:“天下事大概已经确定了,君王你就好自为之吧,但愿能放我回家吧!”回家的时候还没有到达彭城,背上发疮就死去了。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蚤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以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也。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以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心也,岂必待陈平哉!

    苏轼说:范增的离去,是好事啊,如果不离去,项羽必定要杀范增,只是遗憾为啥不早点离去呢。那么应该在什么时机离去呢?范增劝说项羽杀掉刘邦,项羽不听,最终因为这个失去了天下,应当在这个时候离开吗?我说:不是。范增想要杀掉刘邦,是作为臣子的本分,项羽的不杀,那是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么能因为这个离去呢?《易经》里说:“知道选择时机,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里说:“观察天气如果下雪,水汽必定是先聚集成霰。”范增的离去,应当以项羽杀宋义为最好的时机。陈涉能够获得民心,是因为拥护项燕和扶苏,项氏的兴盛,是因为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最后诸侯反叛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杀了义帝熊心啊。并且义帝的拥立,范增是主谋啊,义帝的存亡,岂止是关乎楚国的兴衰,也是同时关乎范增祸福的原因,没有义帝死亡而范增独自能长久生存的原因啊。项羽杀死宋义,是杀义帝的前兆啊。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本心,岂能有必要等待陈平的离间呢!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杀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杀其所立,项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世间万物必然是自身先腐败而后才会生虫,人也必然先有怀疑而后才能听信谗言,陈平虽然很有智慧,但是怎么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我曾经评论过义帝,那是天下圣贤的君主啊。仅是派遣沛公刘邦入关而不是派遣项羽,在众人之中能识别出卿子冠军的才能,并且擢升他为上将,如果不圣贤怎么能如此做呢?项羽既然假传圣意杀掉了宋义,义帝必定不会就此罢休,不是项羽杀义帝,就是义帝杀掉项羽,不用有智慧的人说就能知道的事。范增开始时候劝项梁立义帝为王,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间时候而杀掉义帝,这不是范增的本意啊。不仅仅不是他的本意,并且将会尽力争斗而不听从他。不听从他的意见,杀掉他所拥立的君王,项羽对范增的怀疑必定是一开始就有的。等到项羽杀掉了宋义之后,范增和项羽是共同侍奉义帝,两人的君臣地位还没有明确啊。如果为范增出计策,就是有能力杀掉项羽就杀掉,不能杀掉就要离开他,这岂不是大丈夫毅然的决策吗?范增年已七十,合就留下,不合就离去,不在此时明确去还是留的区分,而还要依仗项羽或能成功,太浅薄了。即便是这样,范增,也是汉高帝刘邦所畏惧的人,范增不离开,项羽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俊杰啊。

    读后诗曰:

    物因先腐后虫生,人必猜疑才相轻。

    后世范增开悟早,能明去就好归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范增》直译及诗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xc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