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天下煦煦,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见“利”人们心目中是占据了何等的位置;同时,我们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都说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中德是统帅,在人格品质中是居于核心的位置。“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我所欲也,义我也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舍利去求生,这是大多数人自然而然作出的选择,我们也一直提倡舍生去取义,按这样的一个逻辑结构,那应该从轻到重的顺序是:利---生---义。由此可以,道德的价值是远高于利的,这也是古贤先贤及当今教育所一直教导和要求我们的。但教育归教育,但“臣妾还是做不到啊”!如果大多数人都做不到,那这个理论就可能存在问题了,果真如此吗?今天,我想换一个角度来讨论道德与利益相关的问题。
一、“利”有物质和精神之分;
大家都知道,“利”不能仅仅限定在物质利益(金钱)上。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小时候,不管是住在农村或城市,家里的物质条件都很差,但当时我们普遍感觉到幸福指数很高,一家人相处,其乐融融;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住进了大房子,买了小汽车,家电家俱应有尽有,但我们普遍感觉幸福不如从前。所以,我们讲“利”不仅是收入有多高,职位有高,如果能有一个幸福和睦的环境和氛围,是千金难买的。同时,大家越来越发现,和睦幸福的氛围或人际关系,需要你付出真心和诚意去营造,靠你花时间去慢慢积累。
许多父母认为通过自己努力赚钱,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生活或学习条件,或花高价请来各科名师来给他(她)辅导功课,就是对孩子负责了。其实这是对子女教育的一个误区,许多教育专家、心理学家都认为: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对孩子最大的投资。但这一点,当今父母有多少能认识到,认识到了又有多少能做到呢?!
所以,如果我们把“利益”仅仅理解为物质利益(金钱),那是极其狭隘的。我们认为凡是能让你感觉愉悦的,让你收益的东西,都可称为“利”。信守或奉行诚信、善良、关心、正直等品质,无论是于已、于人、于国家、于社会,都是积极或正面的导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义利是一致的,道德和利益是分不开的。
二、“利”有现世和究竟之别;
人生除了对生存或生活的关注,还有对生命品质的关注,时不时还会存在永恒的困惑——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对生死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必须彻底摆脱内在迷惑,开发本自具足的觉悟潜质,成就究竟利益。
我们在这个人世中所想要追求的,或已经得到的东西,如房子、车子、票子、官职、学历、家庭等外在财富,在我们离开人世的那一刹那,都是离你远去的,你空着手来到这个世界,必然也是空着手离开,佛法认为“万般带不走,唯有业相随”,这里的“业”,就是我们的所思、所说、所行,这里就有一个善恶评价的问题,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下什么因,未来就会收获什么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若想未来有一个更好的“我”,当下就应该多多努力,多种善因、结善缘,俗话说:“君子畏因,小人畏果”。我们如果想获得究竟的利,我们该把我们努力的方向前置还是后置,就很清楚了。
三、厚德方能载物。
物质(金钱)是流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是变化的。每个人内心都期许
“五福临门”、“五子登科”等,但有福先得培福,要先广种福田。人是群居的动物,一个人在成就一番大事业,孤家寡人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才能成事,但如何让这群伙伴跟随着你创业或守成呢?靠利能牢固地把人聚拢在一起吗?!恐怕是不行,得靠义,靠道德,靠情怀。《大学》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凡事都要讲人气,人流带来财流,“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总结成一句话:“内圣”方能“外王”。
�w>�: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