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的这个故事 已火爆朋友圈

孔子的这个故事 已火爆朋友圈

作者: 幸福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17-04-04 12:14 被阅读88次

孔子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观照的!

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想想:真的你所看到的才是事实吗?还是你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呢?

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更何况是在有利益冲突下的场合。

现今的人们拥有高学历高知识,却往往过度仰赖高知识,而忘了让自己在智慧上成长。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

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孔圣人可以当下就用智慧,轻易了解真相,消除误会,可是我们呢?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你想,这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你总在和“你以为的他”交流,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吗?

相关文章

  • 孔子的这个故事 已火爆朋友圈

    孔子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

  • 孔子这个人——《孔子的故事》书评

    孔子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圣人,今天我就来讲讲《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中的孔子。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他被称为...

  • 咖啡与鸦片

    曾经的《美人鱼》火爆的票房让周星驰火爆朋友圈,周星驰的励志故事被迅速传播;最近的《战狼2》更是前无古人,作为故事...

  • 孔子配得上圣人这个称号吗?---《孔子的故事》

    我们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在战国时期也是非常有名望的一个人,并且他有许多徒弟。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那么他配得上...

  • 读书打卡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备受后人赞扬。 《孔子的故事》一书从孔子...

  • 孔子和采桑女的故事

    郑扬说出这个故事的时候,庄雅和小惠笑着接道:“孔子访陈国,好象也是说的是这个故事!”接着将孔子访陈国的故事讲了出来...

  • 孔子已死

    “局里头有一种势,谁也无法阻挡;局里又有一个头,谁也无法超越。” 在这敞亮整洁的办公室里,一个年轻人正埋头读着一封...

  • 孔子的故事

    出生于一个落败家庭的孔子,他喜欢玩礼仪之类的游戏,所以从小就注定了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小朋友。 他的父亲去...

  • 《 孔子的故事》

    讲述了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他其实也是宋国贵族的后代,到了孔子的前三时代因为宋国出现了内部矛盾,所以他逃到了鲁...

  • 孔子的故事

    我们上个星期学了孔子自述子路和颜渊都是孔子的徒弟。你们都知道孔子是谁吧?他就是我们中国的神圣之人。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的这个故事 已火爆朋友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ba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