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被太多问题包裹。未知、迷茫、担忧,早已被各式各样的“恐惧”吓破了胆。
我们害怕未来,害怕风险,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害怕被批评,害怕着一切未知的世界。如何打破心魔,无所畏惧的生活,已然成为最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恐惧”。
《恐惧心理指南》这本书的作者名叫克里斯滕·乌尔默。乌尔默的身份极为特殊,她不仅是一位心理引导师,帮助个人或团体解决有关恐惧的相关问题。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位极限滑雪运动员,在15年的运动生涯中,乌尔默有12年被评选为世界最佳女性极限滑雪运动员,还曾被票选为北美洲最勇敢女性运动员。可以说,她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与恐惧为伍。其中让乌尔默一举成名的事件当属那次面对25英尺高的悬崖,以40英里滑雪时速完成的纵身一跃。
《恐惧心理指南》这本书中,作者详细论述了我们对于恐惧的错误认知,并指出了恐惧以及其它负面情绪的本质、作用和价值。作者的观点很明确:面对恐惧,我们不应该去试图战胜它、逃避它、抑制它,而是应该选择拥抱它,去感受和体验整个恐惧过程,直至激励自己、为我所用。
下面,我们从“恐惧的误区”、“恐惧的本质”、“如何与恐惧相处”三方面着手,系统的认识“恐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恐惧的误区
对于恐惧,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逃避代表着自己性格上的软弱,只有强大内心、鼓足勇气战胜它,才是真正的强者,否则自己就如懦夫一般。
这样的做法也许有一定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与恐惧的不断“对抗”过程中,极其耗费精力,而且还可能遭受进一步的反弹。
比如拿“天黑”举例,很多小孩都非常害怕天黑,理由也千奇百怪:有的认为晚上会有看不到的东西出来抓自己;有的认为自己就是单纯的胆子小,一到晚上就又孤单、又恐惧。
通常遇到这种情况,普通小孩会钻到被窝里;扑到父母怀里;又或是大声喊叫,给自己壮胆。这种逃避,或者与恐惧斗争的方式,或许能解决一时之需,但并不能够长久奏效。
企业家伊隆·马斯克小时候也有过害怕天黑的经历,而他的做法则高明得多。马斯克回忆道:“小时候,我非常害怕天黑。但是后来我了解到天黑只是可见光波长范围之内没有光子。接着我想,如果因为没有光子而感到恐惧会显得自己很愚蠢,之后我再也不害怕天黑了。”
现在,我们是时候打破对“恐惧”的误解了。根据现代心理学的描述:如果你感受到恐惧,那意味着你正经历所有具有感知的生命体一生中都会经历的一种自然且普遍的情感。恐惧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
我们无需把“恐惧”看成是恶魔一般,不是被它吓跑,就是想把它击倒。事实上无论我们如何做,恐惧感都不会完全消失,它将会伴随着我们一直到终老,我们需要正确看待“恐惧”了。
恐惧的本质
在《恐惧心理指南》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恐惧的本质,以及它发生的整个过程。
位于脊髓神经顶端的两个杏仁核大小的神经中枢,我们称之为“非理性大脑”。随着生命体的不断进化,非理性大脑不仅负责传递情感信息,它还具备防范任何潜在生命危险的作用。可以说,非理性大脑与人类的存活息息相关。
然而,非理性大脑也有其弱点,那就是不能分辨危险程度。比如,表白心爱的姑娘怕被拒绝;求职时怕遭闭门羹;公开演讲,紧张到手脚哆嗦;遇到陌生人,不敢开口问好。似乎所有事情,在非理性大脑看来都犹如坠入悬崖一般令人畏惧。
除此之外,非理性大脑还会负责与产生不适感的身体机能沟通,创造出恐惧,增大这种判断。比如,当你被一只熊追赶时,理性告诉你这只熊将会吃掉你,你需要迅速逃跑。但同时如果有恐惧产生,你对这个判断将会更加确信,跑得会更快一些。
也许你会说,遭遇猛兽袭击和生活中遇到的其它事情并不可等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有充足的时间用来思考,难道理性就不可能战胜恐惧吗?
确实是这样,我们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但即使是如此,权威、群体、教条、自我信念等因素都会让我们犯错。
保住你的工作,别想着休息,小心被他人抢了饭碗;别想着创业,还是踏实干吧,创业失败率太高,太可怕了;上次演讲搞砸了,看来我天生不适合演讲,被起哄的情景让我丢尽了脸,以后再也不演讲了。各式各样的传统智慧、亲朋好友建议、自我信念等因素不断占据着我们的大脑,恐惧感却从来没有消失。
原来,我们并不那么容易能做到理性。
如何与恐惧相处
“非理性大脑”不善于分辨危险程度;“理性”又常常受限于权威、传统智慧告诉我们的。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看待恐惧呢?又该如何与它相处呢?
有两个建议:
1、理性分析危险等级,对风险精准评估;
2、把失败当成一次科学实验,降低恐惧感。
理性分析危险等级,对风险精准评估
毫无疑问,公开演讲、面试求职、被女神拒绝、与陌生人打招呼,这些与死亡相比,它们并不是我们不可承受的失败。虽然“非理性大脑”在极力劝阻我们不要这样做,但是即使这些全部朝坏的方向发展了,又能怎么样呢?
对于创业失败这个风险,企业家伊隆·马斯克解释道:“有时,人们过于畏惧创业了。真的,如果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你不会饿死,也不会被冻死,能有多糟呢?”
可承受的失败与风险,我们有什么值得恐惧呢?
把失败当成一次科学实验,降低恐惧感
有人曾问神秘家萨古鲁,如何克服恐惧呢?萨古鲁说:“要产生恐惧感,你需要过度想象,不产生恐惧,你什么都不需要做。恐惧是因为你在创造一些根本没发生过的事情,发生在你头脑里的事情。在现实情况中,可能99%都不会发生。”
确实如此,我们大多数恐惧的事情,仅仅只存在于想象中,只是我们在自己吓自己罢了。如果大脑停止制造这类画面,恐惧感也会瞬间消失。
但是,如果现实世界中大脑想象的恐惧事件真的发生了,又当如何呢?不妨我们把所有失败都当成一次科学实验吧,置身事外审视自己参与实验的失败,而非个人的失败。
俗人都说爱迪生失败了700次,爱迪生则认为自己只是成功证明了700种错误方法无法制造出电灯泡来。
当你下次再怕被拒绝时,不妨试着说:“我只是想找到如何表现才能被别人拒绝的方式。”
结语
了解恐惧,直面恐惧,拥抱恐惧,原来它并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