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自以慧,智者自以愚。
A fool thinks himself to be wise, but a wise man knows himself to be a fool.
——莎士比亚(Shakespeare)
我们生活中可能经常能遇到这样一些人,对某件事或者某个领域侃侃而谈,似乎很“懂”,但后来的许多事情却证明TA们其实没有那么“懂”,实力打脸。对于自己表现出一种不切实际的自信,不明白自己其实有多么的无知和高傲。这种心理,就是“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200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颁给了来自Cornell University的Justin Kruger和David Dunning,因为他们的一篇报告,报告所写的内容被称为“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文中说到:“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这话应该是达尔文说的)。Kruger和Dunning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做了四个实验,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在实验中,唐宁和克鲁格先让专业的喜剧演员来为30个笑话的有趣程度评级,作为标准答案参考。然后,让65名大学生也为这些笑话评级,把他们的评分对比专业戏剧演员的评分,来排出名次。此外,他们还会询问这些被试,看他们认为自己的幽默感水平和平均水平相比如何,请他们为自己排名。
而结果非常有意思:在对自己幽默感的判断力上,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过高的;测试结果比平均水平略高的人,对自己的成绩的预测非常准确;测试中表现最优秀的人,却认为自己仅比平均水平高一点点。——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偏低;测试中最不能辨认什么是有趣的人,认为自己高出平均水平。——他们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的评价最不准确。
所以,达克效应主要就是:
1.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3.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4.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自己”作为铭文刻在德尔菲神庙上,由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提出而一直沿用至今。在我国古代,《道德经》中就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更有耳熟能详的《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可见,从古至今,人类就一直在强调自知,一生都在进行自我探索。
按理说,自己应该最了解自己,但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己呢?就算了解,对自己的综合评价是否客观而准确呢?Moore & Healy 的研究发现,人们会经常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自信,并给出一些不现实的、虚高的评价,最后导致自己做出不合理的决策(Moore & Healy ,2008).这样的例子是很常见的,我们周围或者我们自己,就会有这样的表现。比如,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评估不准,填报志愿时都是报的名校,结果落榜。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认知不准,眼高手低,把眼光对准薪资高、资历深的岗位,结果绕了半天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欠缺后还一直营造虚假的自信。而那些真正水平高的人总是表现的很谦虚,比如说班里的学霸考完试一直说自己“考砸了,考砸了”。成绩出来后分数很高,许多人就会说“好虚伪啊”,其实,他们可能真的以为自己考砸了。因为学霸们习惯了自己所处的那个水平,遇到一些难度比较高的考试,会高估他人的水平而低估自己的水平,从而真的以为自己考砸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接触到一些更高水平的人,就不会觉得自己真的够好了。
达克效应形成的原因
低能力者的双重困境
达克效应的提出者们认为,一个人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如果具备能力的话,一般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这个人真的在这个领域表现的很出众;第二层是,这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水平,这种认识既包括对自己的,也包括对他人的。这就要说到心理学中的“元认知能力”,即自己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是对认知的认知。而低能力者们比较缺乏这种能力,也就是对自己的认知不明了,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TA们在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价时,面临着双重困境,即TA们既不能呈现出高水平的表现,也无法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低,反而,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自负。
研究者们发现,在实验中,那些逻辑推理能力最好的人会低估自己的排名,那些能力低的人会高估自己的排名,甚至超过了平均水平。而经过能力训练,排名最低的人调整了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会更准确的接近于他们的真实水平。那些为经过能力训练的人,无论其能力高低,都没有改变对先前的排名评价。
虚假一致性效应
虚假一致性效应是,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行为的普遍性(false-consensus effect ,Ross,Greene ,& House ,1977)。人们通过社会比较来增加认识自己能力的能力。实验者通过增加社会比较环节来探讨认知偏差的来源。在完成第一次能力测验并做出预测后,隔几周之后,让排名最低和最高的被试重新回到实验室参与一项后续实验。实验者给每个被试其他五人的答卷,让他们给这些答卷打分,并预测这些答卷的被试的能力排名,之后再重新对自己的答卷进行排名和预测。
结果显示,那些能力排名最低的人在看到比自己表现的好的答卷之后,不但没有改变对自己的排名评价,反而提升了已经过高的自我评价。那些能力排名最高的人提高了对自己能力排名的评价。这说明那些能力低的人在社会比较之后还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拙劣表现,其自我评价的不准确来源于对自己的错误评价,而能力高的人经过社会比较之后能调整自我评价,说明其先前的不准确来源于对他人的错误评价。简而言之,就是能力低的人仍然对自己保持一种蜜汁自信,是因为对自己始终不能正确评价,能力低的人保持“谦虚”,是因为高估了他人,从而低估自己。这些能力高的人可以用虚假一致性来解释,即如果自己在测试中表现的不错,就会以为别人也是这样,就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突出。
“达克效应”清楚地解释了为何我们会遇到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他们自以为聪明,幽默,能力很强,而真实能力却往往和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差之千里。正是这些表现不佳的人,更容易忽视自己的缺点。“无知人无畏”,他们的无畏给别人造成一个错误印象,觉得他们似乎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其实承认“我不知道”并不可怕,发现了自己“不知道”才能引领我们走向“知道”。大脑可以引导我们生活和工作,但它不能正确衡量我们“不知道”的尺度。有时只有正确检视自己,问自己是否确实“知道”,并坦然接受“不知道”,才能真正变成精通者。这并不是一种失败,而是成功的开始。
如何避免达克效应?
保持开放心态,承认自己的无知
要避免“达克效应”,首先必须有正确认识自己的意识,承认自己无知或能力低下。不先入为主地封闭各路信息来源,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新事物。其次是增加知识容量,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正如希腊哲学家芝诺的比喻那样,人的知识就好像一个圆圈,知识越多,圆圈的周长就越长,就越会发现自己的无知。随着知识的增长,圆圈越来越大,接触到的外界就越广阔,就会越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懂,这时才能更加正确地认识到认知的局限性。
多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
每个人在自己相对比较低能的领域里,对别人的真正能力是缺少信息的,因为你能力低,你就不容易了解比你能力高的人,所以很多别人厉害的地方你也认识不到,而且进行评价时,最容易唤起的往往是你的长项,而你去比较的是别人的短项,这么一比就容易比出自信。我们要学会通过来自外界不断的反馈帮助我们认识别人眼中不同的自己。我们的大脑不是想象的那样,其实并没有那么理性。由于长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对事情形成了一种自己的看法。由于没有一个客观标准评判是否正确,因此我们不会去质疑自己是错误的。通过与人交流分享经验,通过别人眼里的世界,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就能避免因错误的认知带来的盲目自信。
你可以邀请10-12个人,他们可以是老师、家人、朋友,也可以是同事和客户。请他们来描述你的3个优点和3个缺点,并尽量写出具体的事例,以及当时的情境,然后,通过分析这些描述和事例来获得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
总之,了解自己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经常看看业绩报告单,因为做人远远重于做事,做人的功夫就在于是否能在别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印象。做人,更能决定人这一生远行的距离。
References:
Dunning, D., Johnson, K. L., Ehrlinger, J., & Kruger, J. (2003). Why people fail to recognize their own incompetence.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3), 83–87.
Dunning, D. (2011). The Dunning–Kruger effect: On being ignorant of one’s own ignorance.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4, 247–296.
Moore, D. A., & Healy, P. J. (2008). The trouble with overconfid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115, 502–517.
更多心理学知识,关注微信订阅号小麦心理X(xiaomaixinlix)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