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四十多天里,我的邻居也好,本家也好,共有四人去世,他们之中,最大的九十五岁,最小的七十五岁,尤其是七十五岁的这位邻居,如果他稍微注意,他的生命绝不会停止在这个年龄。
按我们同姓大家族来说,我应该叫他叔叔,他家同我家是隔壁邻居,我从小时的记忆就是如此,我家在东边,他家在西边。
他叫书吉,在我们这儿的钢铁厂当工人,他在我记忆中留下的印象是:骑一辆二八型自行车,车架后面斜挎一个黄色书包,差不多是每天,也许是隔天,就要回家来。钢铁厂离我们村有二十来里地,那时的路也不好走,都是土路,我只骑车走过一次,是三十一年前,坑坑洼洼的,尤其是下雨后,路上会有积水,骑车特别艰难,我的艰难乘上几千倍,就是书吉所经历过的。
书吉叔叔是非常注重学习和钻研的,他并没上过什么学,但在钢铁厂,他凭着这股钻研精神,硬是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钢铁厂的设备处长,期间的付出可想而知,因为这个职位跟其它的不同,没有相当的技术功底,在这个职位上肯定坐不稳。
后来,他的父母相继去世,两个儿子也都初中毕业,他们全家就都去了钢铁厂,我与他想见的次数就非常少了。
有一件事,我应该永远记住他,也应非常感谢他。三十年前,我要结婚了,娶亲的当天,三叔决定,一定要让书吉当娶亲的主管,因为我的岳父也在钢铁厂,他们认识,他去,能减少当天许多的麻烦,事实也正是按照预想的办成了,我真的应非常感谢书吉叔叔。
书吉叔叔脸上永远带着笑,他大约一米七五左右,稍胖,方方正正的脸,与人交谈时一团和气,谈笑风生,他当了钢铁厂设备处长后,能给人办好多事,但他从不摆架子,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我还记得他讲起一次出国的经历。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间,虽然我们是邻居,但见面也不多,再加上一代人的年龄差距,即使见了面,可谈的内容也少之又少;所以,具体要说出跟他之间有什么交往,一时还真想不起。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春节,我们大概率是会想见的,也仅仅是相互间的问候,近些年来,只要与他想见,他问的最多的是我的母亲。
就在七月六日,我跟弟弟去二姐家接母亲,我们回到老屋,我在家里打扫卫生,弟弟出去了,没多长时间,听到他跟一个人边说话边往家里走,他们愈来愈近,我逐渐听清了,那人正是书吉叔叔。他进入院子,我跟他打了招呼,他首先问起的又是母亲,我跟他说了,接着他又说起我家的老屋,是呀!这房屋已经十多年没人住了,母亲年近九十,她还能独自住在老屋吗?我们谈了有二十来分钟,书吉叔叔说还有事,他就走了。
如今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我第一想起的就是上个月与他见面的情景,闭目沉思,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钢铁厂后来倒闭了,原因是新上任的厂长想搞股份制,在很短的时间内,四千多人钢铁厂就不存在了。书吉叔叔那时也该退休了,对他影响不大,他的两个儿子得去自谋职业了;然而,不幸又接踵而至,他的二儿媳妇因病去世,留下一双儿女,大的不过几岁,小的才几个月,而婶子是一个不事家务的人,她叫焕英,小时,觉得她是一个美人,她往钢铁厂以后,听说她身体一直不好,近些年,还得书吉叔叔照顾她,今年春节去她家拜年,书吉叔叔不在家,见到了焕英婶儿,猛然想起小时对她的印象,觉得好像是时空出错了,婶儿虽然跟书吉叔叔年龄差不多,但她明显要苍老得多。
焕英婶儿身体如此,照看孙子、孙女自然就落在书吉叔叔的身上,他不仅得照看孙子孙女,还得照顾焕英婶儿,甭看他退休了,按说该享受天伦之乐,谁知他还得一肩两头挑。如今,他的突然离世,是家庭中多么巨大的损失!
听他儿子说,他是因心梗而去世的;我虽不懂医,但觉得这种病症早应有表现的吧!他是有一定年纪的人,怎么一点儿不注意呢!如果平时注意点,该不会是这种结果吧!在书吉叔叔出殡后,我到二姐家,听二姐说,书吉叔叔在生活上也不当回事儿,这么大了,还非常能喝酒,一喝就高了,他的突然离去,跟这也应该有关系吧!如果他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在喝酒上就该至少收敛些,有征兆就去检查一下身体,该治疗治疗,肯定就是另一种结局。
唉!一切已成过去时,每个人的生活还得继续,愿书吉叔叔一路走好!希望焕英婶儿能和儿孙们也过得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