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男人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男人

作者: 不想翻身的闲鱼鱼鱼 | 来源:发表于2022-05-14 23:35 被阅读0次

      小时候,读李白的诗,那豪迈爽朗的气质、那浪漫多彩的想象让人折服不已,和他的头号粉丝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就以为李白压根没受过苦,他衣食无忧、生活美满,所以他写的诗都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而经历生活压迫和打压的杜甫就写出了“安能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咳咳,这里就暴露我以前没认真听课的真相,如果被我的语文老师知道,估计气得不轻。

      事实的真相是,李白吃过很多苦,命运似乎和这个天之骄子开了个巨大玩笑。他经历过年少时恣意轻狂,同样经历过生活的捉襟见肘,也面对过中年郁郁不得志,也有对自己满身才华的怀疑,晚年突然得志的喜悦,也有希望灰飞烟灭的无奈。但他看透生活,却依旧像个斗士一样勇往直前。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纵观古今,似乎有能力的人出生都是不平凡的。据说,李白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做梦,梦到自己吃了一颗会发光的星星。连忙和李白的父亲说了这件事,李白的父亲听了,大吃一惊,打心里认定坚信李白一定是个天纵英才,必定能光耀门楣,改变家族的命运。从小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厚望,而从小拥有过目不忘本领的李白,从小就饱读诗书,小小年纪就开始展现身上才华。每回李白父亲在族中考核,李白从未让人失望过。即使李白博览群书,但他并没有成为一位书呆子,身上来自母亲的一半胡人血脉让他耍得起大刀,是个文武双全的。据说年少时候,行走在路上看到小混混欺负弱小,时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如果说李白前半生是喜剧,后半生的磨难刚刚开始。虽然李白家里经商,家中有数不完的钱,但是古代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始终信奉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李白的父亲一直希望能有一天能够摆脱商人的身份成为士族。正常来说,只要李白可以参加科举,凭借着他的才华改变命运,就此走上人生巅峰也不是不可能的。不幸的是,唐朝的律法有规定流放的犯人和商人及其后代是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而李白两样都占了。甚至,因为他和他的父亲过于出名,连伪装的资格都没有。所以,他满腹经纶却没有大展身手的机会。恰好这个时候前宰相退休回到了蜀地,李白就想到了一个方法,让对方举荐自己。他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兴匆匆地登门拜访,但是对方很客套,就像我们现在的领导一样,先是把李白夸了一顿,说他是百年难得一见的英才,不要浪费这个机会了。但是随后话锋一转,表示李白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需要再接再厉地学习。这一次的碰壁,没有让他伤心,李白似乎就此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去把附近的官员都拜访了一趟。但效果都不理想。甚至在拜访太守李邕的时候,因为李白太过于锋芒毕露而遭到对方嫌弃。李白这时候忿忿不平,留下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意是说,你老小子别看不起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咱走着瞧。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经历过四年的深造后,他向家里拿了一大笔钱出发了,准备结交达官贵人。但这一路上,挥金如土,但是取得效果不甚明显,达官贵人该看不起他的还是看不起他。而这个时候,李白和家里的矛盾似乎日益加剧,再加上不是家中长子,也开始断掉了他的生活开支,奢靡的生活水平很快让他身上分文不剩。

      大家都说患难见真情,落魄的李白身边迅速少了很多酒肉朋友。这些平日里围在李白身边蹭吃蹭喝占小便宜的人,非凡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甚至面对李白的救助落井下石,甚至唾弃起李白,“呸,什么玩意啊?”。只有一位好友吴指南愿意接济他,但是好友一次生病便逝世了。同样穷困潦倒的好友家中连安葬费都没有,李白最终只能草草将好友葬在了洞庭湖。或许这是李白第一次感受到金钱的重要性。而这个时候,他写下了那首响遍大江南北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或许是思念故乡,或许是思念以前衣食无忧的生活。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好友离去后,李白终于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向生活短暂地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曾经的天子骄子为了生活,他选择入赘了,对方是前宰相的孙女,因为得罪皇帝,也是个逐渐没落的家族。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让李白过上了两年安稳生活,这期间他继续坚持自己报效家国的梦想,继续结交权贵。上天对他似乎有点垂怜,他结交到了至交好友孟浩然和丹秋。

      没有进项,早晚会坐吃山空,而家里喜添贵丁,更让这个家庭捉襟见肘。他只能更加努力地寻求显贵的帮助,但是即使他的头颅低入尘埃,用他引以为傲的才华对这些贵人献尽谄媚,依旧是未能得偿所愿。

      多年在职场上的求而不得,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他心想,难道父亲从小告诉说他天资聪颖是错的吗?难道友人说自己满腹经纶是错的吗?难道世人皆说他天纵奇才也是错的吗?现实的困窘没有得到答案,他不断用酒精麻醉自己,似乎只要不醒就没有生活额烦恼。而他也从一位鼻子英挺,面容俊朗的小伙子,变成一位面容浮肿,满脸胡茬的邋遢人。

      他不得不带着全家找个地方隐居,为了节省开支,他甚至很少喝酒。只在孟浩然逝世的消息传来时候,一个人在湖边喝的大醉。而后不久,夫人也走了,他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身上的重担把他的脊背压弯了两分。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在官场一直求而不得,但从未放弃。终于,老天似乎也被他赤诚之心打动,转机的机会来了。李白的好友丹丘,这时候已经成为朝中重臣,他向皇帝推荐了李白。入朝当官是李白前半生的奋斗目标,如今梦想成真,让人可喜可泣。如果梦到这里结束,那就圆满了。事实并非如,皇帝诏他入宫做官,从始至终并未委托过朝中重任,只是想让李白写一些歌颂朝廷的赞歌。因为皇帝面见李白时亲自为其调羹,让朝中大臣嫉恨皇帝对李白的优待。大臣们四处抓他把柄,隔山差五就要弹劾李白一顿。语重心长地和皇帝说,“陛下,你再不管管李太白,他可就飘了啊”。官场的郁郁不得志,让李白更加没有心情对付这些人,直接写文章讽刺对方,双方隔三差五就要对撕一下。

        因为意识到皇帝似乎只把他当成宫里可供观赏的“金丝雀”,李白终日在皇宫中喝酒,更加失态的是,居然让皇帝宠臣高力士为他脱靴,让杨贵妃给其倒酒。一下子就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两个深受宠信的人,以致于后来皇帝想让其升官,都被两人阻挠。最后,只能赐金还乡,最后走的时候,李白似乎一下子就释怀了。对自己过去种种遭遇的释怀,开口就来了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非常爷们地说,老子不干了。

      李白用他的才华滋养了整个盛唐,滋养了华夏,五千年绚丽夺目的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一颗太白星。

      李白用他的一生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万一实现不了?我们这不也折腾完这辈子了吗?

        闭目思索,似乎有人对我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相关文章

  • 唐之韵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男人

    小时候,读李白的诗,那豪迈爽朗的气质、那浪漫多彩的想象让人折服不已,和他的头号粉丝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形成鲜明...

  • 2018-03-09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这是余光中《寻李白》中的诗句。寥寥数字,那个醉仙...

  •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_李白

    关于李白,似乎这个名字只是曾经自己语文课本上的一个名字,虽然知道很重要但是好像除了他的诗歌知道些,其他一无所知,并...

  • 读书笔记|枕上诗书:那个传奇,我的白月光

    ✨✨余光中先生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他的诗,是半个盛唐;他的人...

  • 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

  • 诵太白·仙诗不朽

    “酒入愁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题记 登上久违的太白楼,触摸那盛唐留...

  • 若醉

    皓月纤云 不似山花烂漫 再回首 仍是那片星空 碧山如何 绣口一吐 便是半个盛唐 若醉一场 拾起长...

  • 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凤求凰 - 草稿

    李白作为唐朝诗仙,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1. 他写相思;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男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kv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