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 不如吃茶去

六 不如吃茶去

作者: 七月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21-08-07 00:44 被阅读0次

    不如吃茶去

    时光微蹙,如同三月细雨里的垂丝海棠,细小端庄。

    桌上一角的茉莉花,是那般的柔软与温暖,浅浅的漾在时光篱边,如温香软玉的美人儿,叫人心生怜惜。

    独自沏下一杯茶,小小的叶子在水的浸泡下,变成了一片遗世独立的小世界,清新美好。轻烟缭绕在鼻头,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日暮时分,独自走进幽静的禅院,狭长的竹叶上还有莹莹露水,一切都是幽寂清静的调子。

    一本好书放于眼前,泛黄的书页缭绕在指尖,故纸犹香。将一杯茶,捧在手中,感知岁月清欢,看着绿茶在玻璃杯内旋转,沉浮,眼前也好似浮现了一幅美丽景象:骤雨初歇,远处空翠的山影静静投射在水面上。草木清芬,云雾雨雪,鸟鸣山幽,都近在眼前。

    日子闲逸如流水,心如皓月清风。一种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的悠然感觉自体内散溢出来,清迥淡雅的岁月,给人一种消散淡永的人生况味。

    茶叶的气息是枝繁叶茂的大树——我们正行进在无边的森林中,有一种事物无处不在却肉眼无察,它在所有的空隙处抽枝萌叶……所有这些,和水相遇了,平稳地相遇。含在嘴里,渗进周身脉络骨骼里,不只是充饥,更是如细数爱意一般……

    旧时年光,和父亲坐在一起喝茶的场景历历在目,每次吃完水果罐头的玻璃瓶子就是父亲喝茶的最佳器具。一片小小的叶子,好似有着神奇的力量,浮沉间将水濡染成一片青绿。每次偷偷喝几口,嘴里便觉的苦涩,那种厚重感让液体喝在嘴里也会有固体的质地。

    那时的自己,只知道,茶的作用无非就是提神醒脑。后来在博物馆见过一幅古画,是南宋的刘松年所画的《卢仝烹茶图》。画面中反映的是唐人煎茶的场景,这时,热气腾腾的茶水则像是一重深沉的安慰:有着温暖人心的异香;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不知为何对茶的发源和历史有了一种纯粹的迷恋,在长期学习书艺,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逐步对茶也有了更多的认知了解。那时自己就有了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能够在这个大城市里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茶室,它不必太大,不必奢华。只要能够让己心得到片刻安宁,一杯茶一柱香,一本书,足矣。

    茶,一种可雅可俗的饮品,其不仅是日常百姓茶余饭后的优良饮品,也是文人燕客精神的寄托之所,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俗。琴棋书画诗酒茶花则是雅。

    关于吃茶的习惯至少追溯到孔子时代,公元三世纪的张怡 在著作中曾经记录四川和湖北的茶叶种植情况,汉墓中也曾有茶叶出土,到了六朝时代,宫廷就不只是饮酒而是饮茶,唐朝后茶更成为了平民百姓的日常饮品。

    后至宋代,人们喝茶的方式也更加讲究起来,同时也更加重视饮茶的方法,器皿的选择。茶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格调和品位的象征,一种风雅的生活方式也在后代逐渐绵延开来。

    人们将它们择取,晾晒,烘烤,包装,最后化为嘴唇间的一缕甘甜,一瓯茶,包揽了岁月,情感,时间,文化的养分,浓缩了天地之间的日月精华,在久长的岁月里生出一种鲜活的趣味。

    岁月,像一阙宋词缓缓打开,没有纷繁往事,只有岁月静好。

    朋友小七,是一位工作了十余年的茶艺师。闲遐时,我经常会去拜访她。

    今年是她的而立之年,见到她时,心是愉悦的。她的脸颊像是三月细雨中的桃花,有种极致的温柔,明朗。柳眼低垂间,不胜娇柔。眼光里充满了爱与慈悲,如秋水般辽阔,山水风烟皆寂静。

    她着一身棉麻旗袍,步伐款款如诗,如莲绽放,她曾说过,旗袍,是她的最爱。临花水照的姿态,醉人眸眼。

    旗袍,将她才情古典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她的内在世界,亦是宽阔明亮。看着她,就会想起苏东坡《江城子》里的那句诗词,“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

    她带我们走进茶室,缭绕其间的是一种古色古香的美。整个室内的设计以月色花影涂抹墙壁,以萤虫花蝶笼罩窗户,在此处闲坐,喝茶聊天,常常不觉时间流逝,让人能够沉浸于此,避开尘世,专注的读一本书,喝一盏茶。我相信这也是主人的希翼和企盼把。

    茶室中央的茶台是一张金丝楠木的独板制作而成的,那是她花了大价钱托朋友专门从泰国拉回来的。

    茶台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块牌匾,名为晴耕雨读,这四个大字尽显岁月清净平和的味道。当客人走进茶室的那一刻起,就能够放松下来,让精神世界在一杯茶中自在的舒展。

    茶室里还摆放着主人从各地收回来的老物件,有古董家具,老瓷器,坛坛罐罐,字画,每一件旧物里,都蕴藏着一种时间衰颓的疏离感。

    我们喝着茶,聊着天,一杯茶,静默中却自有婉转充沛的力量,像是襁褓中的生灵,等待着慢慢长大。那些沉在杯底的绿色叶片,错落有致,如同一片小小的清喜水泽,像极了蔓草,青苔和蓬蒿。

    我问姐姐,喝茶给你的生活或者身体带来了哪些变化?她风趣的说“除了感觉自己年轻了好几岁,还感觉自己的行为举止变得更加优雅了呢。”

    接着她的话又好像续上的那被杯茶,“咱们这身心抵抗力,以及你们这种蓬蓬勃勃的春青朝气,已经消失了。人到衰暮之年,除了充裕的财产之外,品茗,读书,做一些小玩意儿消磨光阴,便是最大的清福了。”

    清茶在沸水的百般蹂躏下,已变的淡远,像黛一样,濛濛的。茶烟慢慢升起于鼻间缭绕,先是浓了,后是清了,再嗅,淡了。

    此刻,时间好像放慢了,我也好似忘记了身边一切的存在,一颗闲趣之心只为眼前的这盏热茶。那种美妙的感觉就如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渔人,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不知不觉中坠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喜欢清晨时饮一杯红茶,听几首轻灵的禅乐,整个身子便暖和起来。淡淡香气,仿佛把带我回到了山水田园风光和古代文人的隐逸生活中。这样的时光舒朗惬意,掠去心头的浮躁和杂念,静静的凝神思考,或者携一本书,默默静读。内心如同枝上的鸟鸣,有着数不清的怡悦。又好像意境清迥的诗词,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韵致流溢,岁月总是那么静好。

    茶碗是蓝白相间的青瓷碗。白,是水墨渲染出的留白,给人留以宽阔的想象空间。蓝,色彩清丽,好似埋伏着江南天青色的烟雨。在阳光的浅照下,茶汤泛着亮丽的色泽,那种光芒像水色儿一样摇晃。

    淡淡的陈年味道在寂静中游戈,唇齿间充满了馨暖。如同平淡简约的文字,有一种过尽浮华的静美。一饮一品间,刚开始的味道先是薄的,然后渐渐变得凝重了,甘甜中夹一丝苦涩却回味无穷。刹那间,眉清了,心净了。一杯茶就能让这样的日子生出一些典雅精致的书卷气来。

    一盏茶,可脱尘世之累。这种美妙的感觉如同和风细雨,一步步让你的心头升了温,开了花。人也好似置身于清晨的花市,街边满是采摘下的新鲜花朵,枝叶上还有未抖落下来的水珠,迷人又浪漫。

    作家林清玄曾说,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开,人在草木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道出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

    朱权在《茶谱》中指出,茶于人有三重功效。一是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二是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三是可倍清淡而淡而万象惊寒。

    那些和茶有关的文人诗词,依旧闪耀着它的光芒万丈。苏轼说,“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我爱极了一方茶事带给我的清静,祥和。无论是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家里,或是在休息日偷得浮生半日闲,将自己沉浸在茶的意境里,心灵静极而定,平静无澜。酌一杯浅茶,足可慰风尘。

    茶,它的百般滋味都一一抚慰过我的身心,让自己的心灵回归到自然本真的状态,它的美是流动的,在淡永之间,并且会生出一种令你沉思且知味的人生咏叹。

    一饮一品间,茶让人在尘世里获得了停歇的力量。我们一直向外去追逐所谓的名声,地位,荣辱,金钱等身外之物,我们一直匆忙的赶路,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渴求,而茶让人在泥泞的人世、浮华朴素、过去和未来的时间里,找到了一种恰好的平衡。

    记得茶人吴宝曾经说过“,世人大多寻求快的技巧,高手却在苦练慢的心性。”

    明代陆昭衍在《醉古堂剑扫》中曾说,“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茗碗茶烟。”

    我们为了生活,为了理想,难以停止匆匆前进的步伐。纷纷扰扰之中,想必你也会渴望一盏茶的暖香吧,一身清净,才能落得安然自在。

    茶如充满禅意的音乐,悠悠袅袅润泽了心田,清心闻乐声,静心观自在。人在草木间,且饮一杯无,听一曲禅悦,邀青山碧水入口。正所谓一生禅意,一壶清茶,可慰风尘。

    大雪初霁,万物沉寂,落雪敲竹,红绡香断。冬日里,在居室内红泥小火炉,烹茶煮酒,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茶室中,白烟朦胧,小火炉咕嘟咕嘟作响,片刻之后茶香四溢,萧然独处一室,焚香端坐,一种闲适真趣的玩味便扑面而来!瓦屋纸窗,清泉绿茶,一瓯茶中,让生命有了别样的清欢。

    潘向黎在她的散文中写道,“想想人生其实不过几盏茶的工夫。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来日方长。许多事,不用心挽留,真是稍纵即逝的。包括风景,包括心境,甚至友情与缘分。……明天的风,明天才吹起,今天的茶只有在今天才能品出真正的滋味”。

    是啊,杨镇声在其散文中写到“让真能享受朋友的人,在读书做事之暇,一壶清茶,三五知己,相约于小院瓜棚之下,或并不考究而舒服的小客厅里,随便谈天。”

    茶,平淡,冲和,闲雅。一直以来都是文人燕客的最爱,当然,也不乏我这般爱附庸风雅的人。茶的功效除了能够解渴消闲之外,更在于能够涤尽尘烦,陶养精神。

    茶,是掌中的一段温热,风雪渐寒的日子里心终归是暖的。围炉夜话,苦雪烹茶,静待来年,十分春态。

    人们常说,人生如茶,经过世事风雨的熬煮,就看淡了身边的一切,在心中植花养莲,赏四时风月,沐心涤尘。如莲盛放,笑看浮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 不如吃茶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lw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