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又是阴雨夜,想的总是多一点。古人说的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想必就是这样吧……
以前小时候读书,家里远家里老人年纪大,有很多个我没带伞的日子,都是在别人的屋檐下等待、等待、等待……等这该死的雨快点停下来,等一个奇迹降临:我的家长也急冲冲给我送伞来或者隔壁邻居的大叔大婶来接小孩能顺带我一程。真可惜,一次都没有发生…………
小卖部的长柄伞,12块。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款式,我相中了一把天蓝色的,不过我没有钱,前前后后问了老板几次价格,后面他说10块就卖我。我是个半留守儿童,一年也没10块钱的零花钱,这咋办啊??
再后来,我发现卖旧书废纸能换钱,于是啊!拼命地攒钱攒钱攒钱,终于攒够了12块。带着我的巨款走进去跟老板说,这把伞我要了!自此之后,天天背伞上学,把它挂在书包旁边,人刚比伞高一个头。
去年盛夏的某天也是突然暴风雨,因为我没伞,因为我不想走出去湿掉脏兮兮的,待在办公室等雨停。岩石问我下班没,我回答说还在公司里。中间忘了还说了什么,后面说过来接我一起走,我几乎是马上就告诉他:不必了!最后半小时过去,雨变小了我回家了。
现在想来,当时这么抗拒的反应,应该就是小时候的习惯促使的。习惯了的独立和自主决定,在这纷繁的岁月中,不见得是通用法则,偶尔的麻烦才是维系感情的纽带。
假如,小时候向躲雨的人家借一把伞;
假如,那天我就是需要他顺路接一趟;
假如…………
(图文无关)就是为了加大篇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