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上一些家庭教育课程的家长,可能会听到老师这样的警示,如果我们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我们一定要道歉。
关于道歉,这里我想说一句,要慎重。我认为,道歉之前是要想清楚道什么歉的,不要稀里糊涂的道歉。一个不好的道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我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受了委屈或者哭泣,就赶快给孩子说对不起,是妈妈不好。最后孩子每每遇到不舒服,就会很委屈,给人感觉很脆弱。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都是家长不会道歉惹的祸,不是孩子所有的负面情绪我们都要道歉的。动不动就道歉会给孩一种错觉,就是只要表现出很痛苦,妈妈就会心疼,就会停止对自己的要求,就可以满足自己的要求。长而久之,只会助长孩子的劣性,形成对父母的控制。
其实只要我们做到足够温柔,道理上说得通,立规则时就不会对孩子完成伤害,不是孩子所有的不舒服我们都要处理的,有些不舒服恰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功课,是需要孩子自己负责的,这个负责就是孩子需要去掉过度自我去适应环境。
如果是父母的行为比如肢体暴力,或者语言暴力给孩子造成了伤害,这个是需要道歉的。这个道歉也是有技巧的,就是道属于我们的歉,把属于孩子的部分还给孩子。什么意思呢?
比如孩子犯了错,违反了一些既定的规则,我们用粗暴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使其受到伤害,表现为孩子的内在恐惧。这时候我们就要进行道歉,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态度和方式进行道歉,而不是用“爸爸/妈妈错了,对不起”这样笼统的方式进行道歉。笼统的道歉可能会让孩子当时舒服一些,可是却不会让孩子获得成长,会让孩子觉得是爸爸/妈妈错了,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在我们给孩子道歉的同时,依然要告诉他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也就是各付各的责任,那么该如何表达呢?
我们可以这样说,爸爸/妈妈刚才有点儿激动,语气态度有些不妥,这不是一个好的方式,我向你道歉。不过,对于你的行为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也请你好好思考自己有哪些做的不妥的地方,我们都要做一个负责的人。这样的一种表达,就是给先给孩子做出了示范,孩子也愿意跟随,愿意承担。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知道,道歉也是分情况分场合的,也是讲述技巧的,如果不懂,不要随便道歉哦。记住你只要道你责任范围内的歉,你不要道他责任范围的歉,把属于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不分青红皂白的道歉会让他人肆无忌惮的索取和控制,而长大后他对我们的无视,他对我们的不尊重,他对别人和规则的无视,都是我们喂养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