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l 逆刘而上(ID:yuanyuankaoshi)
令人窒息的现状
01现在的孩子有多苦?
我小侄子从广州到北京过寒假,本来我想让他在北京好好地逛一逛,见一见,吃一吃,还专门给他买了周六的滑雪票,希望他可以去滑雪。
但是他作业真的好多。
大哥的孩子在广州,二哥的孩子在北京,他们这次本来可以在一起玩,但是我二哥的孩子,我小侄女,也是每天都在写作业,根本没机会出门。
一个二三年级的孩子,每天都要在家长群里打卡,并且手头有至少两个辅导班要上。
小侄女上学期英语没考好,得趁着寒假赶快补起来,每到下午4点,必须上辅导班。
所以但凡下午回不来的娱乐项目,都没有办法参与。
我在微博上看到一段分享,看完也是令人窒息。
博主弟弟刚刚上初中,13岁了,9门功课,每一门都有专门的微信群,寒假作业内容当天公布,规定好要做哪一科哪一页,然后用一个钉钉式的软件拍照上传。
13岁了,学校还不信任每个孩子都能够自己计划自己的寒假作业。
但是你也不能抱怨,因为可能真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自律能力。
博主弟弟考了班级第一名,已经没有时间练琴了,跟每个同学一样,都是一副无奈麻木又标准化的疲惫皮囊。
我跟博主有同样的感慨。
记得我小时候写作业,老师规定每天写两张字,如果寒假是30天,光语文作业就要有60张字,暑假两个月,我们就有120张字要写。
但是每次放假,我都是先在家里写作业,写得昏天黑地,全部都完成,那么剩下的所有时间就是快快乐乐地玩。
玩到后半段,觉得无聊了,想同学们了,就每天都盼望开学。
那是我人生最快乐的上学时光。
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从一年级开始,早就没有这种上学的快乐了。
提到上学,提到学习,哪怕我小侄子三科平均90分以上,已经算是优秀水平,也特别厌恶。
02 5%的人更活跃
为什么?
大家称这种情况叫内卷,别人家孩子上辅导班,你不上,你会落后,别人家孩子考名校,咱们孩子考不上,会被淘汰。
但是我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一组数据,你们猜,咱们国家学历人数最多的是哪个层级?其实是初中。
中国人口中约1/3的人口处于初中教育水平,近5亿的人都没有上过高中。
这个数据统计没有分年龄段,有老人也有孩子,但确实也指出了一点:人均985/211,并不是现实。
我们在知乎和微博上,每天看到的都是名校毕业,其实名校毕业的人,凤毛麟角。
所谓的内卷是如何发生的?
之所以觉得满网跑的都是本科学历,是因为本科学历的人在网上更活跃。
他们被看见了。
想起许知远和马东的一段对话。
许知远觉得,现在的文化有一种“粗鄙化”的倾向,丧失了过去的精致感。
但马东的观点则不相同,他认为,并不是文化变得越来越“粗鄙”了,只是越来越多的人发出了声音。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识字率并没有超过5%,这个世界上大约只有5%的人有愿望去积累知识,且了解过去,95%的人就是活着,就是在生活。
只是今天有了技术通道,有了微博,所以有更多的人可以在微博上发声,有了抖音快手,所以大家可以拍原生态的视频,95%的声音也被看到了。
许知远觉得自己周围的文化氛围没有那么精致了。
但其实精致也就是5%的事情。
这5%的人发出的声音更大,让95%的人都感受到了压力。
03 95%的人感受到压力
报告显示,我们国家18至44岁男女平均身高为:男性169.7cm,女性158.0cm。
所以我老觉得自己矮,是一种错觉,我是平均身高。
我国18岁及以上男性平均体重为69.6kg,女性是59kg。
其实我的体重也属于平均体重,体重过百,也不是什么罪无可赦的事情。
是谁把生活雕塑成了那种你必须要瘦,要美,要精致才配活着的样貌?
可能就是那5%的人,还有5%别有用心的人(也就是卖你东西的人)。
我们因为没有房没有钱而焦虑,但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有钱,没有房和没有钱可能才是常态。
记得前一段时间西贝涨价的事情吗?
西贝是一个饭店品牌,涨价的时候造成了特别大的舆论反弹。
有人评论说,归根结底是因为95%的网友月收入都在5000块以下,嘲讽大家吃不起,前西贝副总裁特别脑残地转发了,他说,学习了。
感觉就是5%对95%的人的蔑视。
但其实月收入5000以下,本来就是95%的人的生活。
而那5%的人带来的阶级差距,炫富带来的刺激,让95%的人每天都在焦虑。
我不是劝大家不努力,只是希望大家不要焦虑。
985/211不是遍地。生活精致,名校毕业,年入百万,其实都是极少数极少数人的事情。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努力而又平凡地活着,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如果你是高中学历,你就超过了5亿人。
如果你的月收入超过了5000元,你就超过了95%的人。
如果作为女性,你的体重是110斤,你已经超过了50%的人。
最后,如果你每年能够读个5~10本书,你已经超过了99%的人。
别那么焦虑,继续努力。
本文来源:公众号 @ 逆刘而上,作者刘媛媛。
每晚十点,更新思维干货,成长感悟,还附带晚安电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