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创伤。生命正是因为这些裂隙的存在,才让阳光有了照进的可能。
1、发现真实的自己
「我想通过别人的故事,了解真实的自己。」
在11月然健康疗愈工作坊《【探索】七种体型的性格与成长》中,学员们在自我介绍中,说了这个共同的期待。
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社会发展快速进步,令我们生命的时长拉大了很多。但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沟壑并未因此熨平,我们的身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
伟大的哲学家尼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洞悉生命智慧的文化不是文化,那只是在重复表演别人的技巧。
我们只有了解自己、了解别人,才能智慧地活着。
历经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著名中医心理学家肖然老师认为,我们的身体是智慧的,它记载着我们一生的经历。
我们的渴望、我们的缺失、我们经历过的创伤、我们的家庭关系,甚至我们家族秘而不宣的隐私,都以身体独特的语言被记录下来。这些语言往往以身心问题的形式存在,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快乐与幸福。
每个问题背后一定有个真相,我们要学会看到真相。当我们看到真相,事情就不再是阻碍。
在汇总20余万人次的疗愈经验后,肖老师发现,我们的行为模式会导致身体产生一些变化,比如多思多虑的人一般都比较消瘦;而委屈的人比较容易在腰腹部产生赘肉等。经过不断归纳、总结,肖老师把不同行为模式的人分为七种体型。
此次工作坊,肖老师以团体疗愈的方式,带领现场学员通过体型特征,看清、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家庭关系、个性特征及身心问题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缺失。当我们读懂自己的身体,性格就会随着自我成长而发生改变,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完整。
老子说:「充实以为美。」 当我们的内心变得完整时,我们也会变得更美。
2、母爱构建生命伊始的「基本信任」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精子与卵子结合成功后,形成胚胎最终被母亲娩出。最初的生命体是没有分别的,男女的分化才有了性。性代表着分别。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
大多数身心问题跟情绪有关。「婴儿哀而不伤」,一岁之前的生命体被称为「婴儿」。在生命早期,婴儿还没有形成自我,与母亲连接,形成「共生关系」。Ta们需要母亲的抚摸、爱护来形成「基本信任」,从而产生身体的免疫力。
人格的健全在于平衡。被过度爱的孩子,会形成「舍我其谁」的全能感。3岁之后,孩子会慢慢与母亲分离,建立探索,与父亲、自然形成链接。如果这个阶段是安全的,孩子的性格会在7岁健全。
如果孩子最底层需求的爱没有得到满足,它会形成创伤滞留在生命中,以身心问题的形式存在。我们的身体结构也会随着性格的变化而变化。
3、创伤存在于每个个体生命
有的人焦虑、有的人伤感、有的人愤怒……在这个工作坊中,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困惑和创伤。
当我们置身其中,他人的人生经历就像一面自我照见的镜子,激活了潜意识中的情境,让我们的盲区、伤痛、障碍在这一刻再现。
当肖老师为我们展示体型背后的行为语言及心理动机,我们就像打开了第三视角,给予自己悬浮关注,穿行到过去,看见潜意识的真相,理解自己是如何造就现在的自己。
有多少人,因为内心未与父母分离,还继续纠葛在与原生家庭中的关系中,却忽视了爱与恨以外的诸多情感;还有多少人带着当下的面孔,却背负着陈年的枷锁,让无意识的匮乏与伤痛,弥散在当下的每一天。
我们一边「享受」症状带来的痛苦,一边重复循环在自导自演的「受害者」人生剧本中。
而在这个充满疗愈的场域中,我们在他人的经历中,汲取着自己的养分,对许多原来的情感,也有了更为饱满立体的理解。
4、疗愈让生命的裂缝被阳光照进
当我们从团体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自己时会发现,行为模式的背后,是我们需要「被认可」的过度需求。而这份需要的背后,藏着内心对父母关注的渴望与匮乏。
肖老师用充满抱持、理解、温暖的疗愈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被允许、被看见、被理解、被共情的力量。这份爱的温情,滋养着我们内心的创伤。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理解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何被过去污染和同化。同时,我们也学会了接纳和尊重每一个过去和「不够好」,选择勇敢而坚定地向未来生命前行。
每个人都有创伤。生命正是因为这些裂隙的存在,才让阳光有了照进的可能。
当我们从体型直观潜意识中的心理动力,我们就有了看见、接纳、理解过往的能力。身心疗愈让我们把过去和现在分开,从而获得改变和拥有幸福生活的可能。
三天的《【探索】七种体型的性格与成长》工作坊课程,我们从陌生到熟悉,在那些隐秘的过往和震撼又揪心的故事中,见证彼此的泪与笑。
而疗愈,让我们内心的力量被唤醒,让蓬勃的生命力从裂隙中生发,让往后、余生获得越过越好、勇往直前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