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天的吆喝声

冬天的吆喝声

作者: 4K刘畅木法沙 | 来源:发表于2018-08-30 11:34 被阅读0次

      “冰糖葫芦儿——冰红糖哟——”。响亮而又浑厚的吆喝声,打破了街坊的寂静,由远及近,唤醒了沉睡的冬天。

      每当夕阳缓缓洒下金光时,老王的吆喝声连同他的身影便岀现在街坊小巷里,他的冰糖葫芦远近闻名,诱人的香味伴着金色的余晖索绕着人们的鼻翼。

      有时候嘴馋了,我就会去买一串冰糖葫芦,边吃边站在旁边看着他做糖葫芦。

      老王对孩子们很友善,有时还会塞给我们一小颗。

      他做冰糖葫芦的动作十分熟练,塑料箱里整整齐齐地码着洗得干干净净,去了核穿成串儿的山楂,旁边的小推车上架着的锅里,滚沸的金色糖浆飘着香。令过往的人们不禁驻步围观。老王拿起一串山楂在糖的浮面儿一转,“啪”的一声拍在手边的瓷板上,顺势向后一拉,糖在冰冷的瓷板上,干燥的空气中迅速凝结的同时,老王又在做下一串冰糖葫芦了,还不忘吆喝一句:“冰糖葫芦儿—冰红糖哟。

      我常常看着他那熟练的动作入迷,没个几十年的经验是不会有这么熟练的动作。

      如今很少有人能够日复一日地坚持做好一件事,而老王大概是从年轻时就以此为生吧,我不由得佩服他的坚持。

      对于经常买老王的冰糖葫芦的人一定知道,他的糖轻薄的一层,却甜似蜜,含在舌头上,那甜味从舌尖蔓延开来。糖葫芦的顶端还有长长的糖冠,是在瓷板上拉岀来的,吃的时候一定要从糖冠开始吃,随着轻轻一声脆晌,那纯粹的甜直到心窝,调动着你的味蕾。

      但老王只做山楂冰糖葫芦,现在香蕉、橋子、草莓做岀的糖葫芦层出不穷,而老王的手中永远只有最正宗,最正统的红色,那一颗颗山楂,饱满新鲜,个个表面光滑,一看就很有食欲,价格和别处的却并无不同。老王做冰糖葫芦就好像只是为了做好,并不为了生计。

每当他亮开嗓子一吆喝,人们就会觉着自己仿佛不是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而是在旧时的街巷中,回到最初的自己。

老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带绐我们的不只是香甜的冰糖葫芦,更是一种传承,不忘初心,坚持自己最初的信念,不被世俗和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蒙蔽,这种初心,不只在老王身上,更是在许多如老王一般的国人身上。许多子承父业,甚至代代相传的民间艺人、厨师、手工业者的意识里,这种初心是随着遗传扎根在骨子里的,并以不同的方式传承并发扬。民间传统手艺人为了祖辈传承,几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坚守着那份“匠心”。他们精工细作,滋润了人们的生活,带给我们对过去,对童年,对乡音的记忆与怀念。

“冰糖葫芦儿——冰红糖哟——”。

悠长的吆喝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温暖了寒冷的冬天。

相关文章

  • 冬天的吆喝声

    “冰糖葫芦儿——冰红糖哟——”。响亮而又浑厚的吆喝声,打破了街坊的寂静,由远及近,唤醒了沉睡的冬天。 ...

  • 吆喝声

    晚上和田田在门口吃馐馐火锅,一人一个一次性小锅,她不知从哪里看到的什么宣传语,问我吃完是不是可以把锅带走?我...

  • 吆喝声

    文/四棵胡杨 粗糙的喇叭在楼下响起 小贩的声音从门缝里穿了进来 清晨的阳光洒在窗台上 白杨树张开了枯叶 小贩的吆喝...

  • 吆喝声声

    上班路上,穿过菜市场,被声声吆喝击中。 菜场铺展在首山大道两边,绵延四五百米,路中间另加一列,只留两条窄窄的过道给...

  • 窗外的吆喝声

    放假回奶奶家,每天早上六点十分左右,准时被渐渐经过楼下的“大碴粥,黄米饭,黏苞米,咸鸭蛋,火腿肠”的叫卖声喊醒。 ...

  • 风中的吆喝声

    那年我八岁,父亲为了养家糊口,贷高利贷买了一辆拖拉机。结果,生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还没等赚到钱,催债的便天天登门...

  • 远去的吆喝声

    那年头,谁家小孩要是不小心打破了碗,十有八九是要吃“毛栗子”的,小孩会出于本能双手抱头求饶。当然,一般爹妈下手不会...

  • 远去的吆喝声

    路过一个小市场,各种吆喝伴着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远处传来富有节奏且响脆的敲梆子的声音,“邦……,邦…...

  • 家乡的吆喝声

    家乡的吆喝声 坐在安静的教师里,看着学子们认真的做着题,我心里有些怅然,时光匆匆,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样的...

  • 难忘的吆喝声

    女儿无意间我在耳边哼唱“清洗油烟机﹏修理煤气灶﹏”的吆喝声,学得惟妙惟肖,让我忍俊不住。 曾几何时,这些各具特色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天的吆喝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yr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