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 (六至十二章)
从第六章开始,托翁的笔触又通过柯兹尼雪夫和卡塔瓦索夫的乡下见闻,进入弟弟列文夫妇的日常生活之中。
托翁应该是有意安排列文这时候不在家,从而突出吉娣,让她窘态毕露地招呼客人,给孩子喂奶,重视她与孩子之间的精神生活。继而通过她的心理描写,介绍列文出去干什么,写她对他的埋怨,写她对他的理解和支持。最重要的是站在妻子的立场上,写列文的烦恼,写他不信教,写他的忙碌与爱好,还有他的善良。当姐姐陶丽对丈夫奥勃朗斯基表示绝望,因为偿债要求卖掉她的地产决定同丈夫离婚时,为了帮助陶丽而又不伤她的自尊,列文同意让吉娣把她的一份地产送给姐姐陶丽,这甚至是吉娣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吉娣因此喜欢这个不信教的丈夫,宁愿他这样。在吉娣的心目中,丈夫不是没有信仰的人。他生着一副好心肠,总是唯恐人家难受,连小孩都不例外!总是替别人着想,就是不想到自己。吉娣在心里默默祈愿,自己的孩子米嘉长大了像他的爸爸一样善良。这分明是对列文最好最真挚的评价。
从第八章到第十二章,托翁用长达五章的篇幅描写列文的心理活动,他的所思所想,他的纠结迷茫与悲观失望,他的豁然开朗和愉悦快乐。笔者可以坦白地说,此前多少次的阅读对这些文字都可能是一目十行,甚或不屑一顾。那时节关心的是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而此刻才真正有兴趣一字一句地读,并且时不时地掩卷沉思,按照托翁的引导,跟随列文对生死,对人活着的意义,对宗教信仰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事实上,自己从少年时代起,已经开始关心和关注列文所思索和感到困惑的这些重大人生课题,甚至就此写下不少的文字。但和列文有所不同的是,其中关乎宗教信仰的成分却很少。这是时代和政治气候决定的,当然也与自己的家族史和文化传统有关。这辈子不仅没有加入任何党派,也不曾与任何宗教组织有丝毫牵连。但这毫不影响自己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在托翁笔下,那个时代百分之九十九的俄国人都信教,只有列文是个异类。这让他感到不安和焦虑,总是企图搞清楚其中的原因,故而研究别人,也反省自己。他在妻子分娩时曾经祈祷并信起教来,过后却再没有那样的心情了。但对自己的这种自相矛盾的痛苦,却很难摆脱,因而内心受到煎熬。他读了许多著作,研究了许多理论,仍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不仅如此,还得到一个要摆脱恶势力的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死的结论。令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他终归还是继续生活着,而且在不提不想这个问题时,反倒满怀信心地生活起来。这是不是应了中国一句古话,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呢?好像差不多。如此一来,列文不仅知道他必须做什么,而且知道这一切他应该怎样做,怎样分清轻重缓急。
但即便一时明白了的道理,有时还会反复,会因为现实生活的碰撞,偶然地遭遇或者灵感的获得而反复。托翁甚至让列文在与雇工费多尔在劳动过程的交流中得到启示,“活着不是为了欲望,是为了上帝。”他似乎明白,他只能凭他从教养获得的信仰生活。分清善恶,择善而从……
我知道自己看了这几章内容,未必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托翁的本意和他想告诉读者什么。尤其是怎样才算服从真理,服从上帝;什么是真正的善,怎样才算为上帝、为灵魂而生活等等。
联想现如今的社会现实,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和自媒体的巨大作用,人们对于人活着的意义有无数种解说和认知,各持己见,各行其道。还有不少人慨叹信仰缺失,个别人的行为逾越道德底线。笔者亦是惆怅中人。但越是这样,越感受到托翁这部作品的伟大。书中人物列文对人生美好意义的探寻和追求,仍然能让善良正直的人获得精神力量,勇往直前。而那些损人利己贪得无厌的人,只要还有一丝良知,应该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