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白话《东莱博议·郑伯侵陈》

白话《东莱博议·郑伯侵陈》

作者: 不居居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3-12-31 08:2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译文】

天下事,成于戒惧谨慎而败于心不在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福祉的根本,心不在焉粗枝大叶是祸患的根源。陈恒公因为宋国、卫国强大而谨慎对待他们,因为郑国弱小而忽视郑国。于是以“郑国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不与郑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到最后,出现战争祸乱的,不是来自于强大的宋国、卫国,而是来自于“没什么大不了的”郑国。这难道不是疏忽大意带来的灾难吗?

再来想想“郑国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句话,实在是国败家亡的根源,也正是古人所说的“一言以丧邦”呀。秦朝轻视百姓却重视匈奴,难道不是警惕匈奴的强大势力,而认为“百姓没什么大不了的”吗?然而,令秦朝灭亡的并不是匈奴呀。西汉(用推恩令)抑制皇族宗室而重用皇后的外姓亲属,难道不是警惕皇族宗室尾大不掉,却认为“外戚没什么大不了的”吗?然而,令汉朝灭亡的并不是宗室呀(王莽篡汉)。晋武帝认为“戎、狄等少数民族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不迁徙他们(改变鲜卑居住地),所以晋朝最终亡于戎、狄叛乱。隋炀帝认为“盗贼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不设戒备,所以最终亡于盗贼。

所以,对于“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句话,又怎可不拼命抵制呢?君主认为“民怨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才敢用暴政虐待百姓;认为“国库空虚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才敢淫佚奢侈;认为“谏争的大臣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才敢拒绝纳谏;认为“过分征兵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才敢大杀四方。

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句话,虽然是导致一切祸乱的根源,却没有祸乱的表现;虽然是实实在在的可怕存在,却没有令人畏惧的迹象,不是懂得天机的君子,谁又能遏制滔天巨浪于涓涓细流之时呢?

东莱博议·郑伯侵陈

 天下之事,胜于惧而败于忽。惧者福之原,忽者祸之门也。陈侯以宋、卫之强而惧之,以郑之弱而忽之,遂以为郑何能为而不许其成。及兵连祸结,不发于所惧之宋、卫,而发于所忽之郑,则忽者岂非祸之门耶?

 然则推郑何能为之一语,实国败家亡之本,古人所谓一言而丧邦者也。秦弱百姓而备匈奴,岂非惧匈奴之势强,而谓百姓何能为乎?然亡秦者非匈奴也。汉抑宗室而任外戚,岂非惧宗室之执迫,而谓外戚何能为乎?然亡汉者非宗室也。晋武帝以戎、狄何能为而不徙,故卒亡于戎、狄;隋炀帝以盗贼何能为而不戒,故卒亡于盗贼。

是则何能为之一语,安得不力诋之耶?君必谓民怨何能为,故敢暴虐;必谓财匮何能为,故敢淫侈;必谓诤臣何能为,故敢拒谏;必谓穷兵何能为,故敢黩武。是则何能为一言,虽有致乱之端央,而未有致乱之形;虽有可畏之实,而未有可畏之迹;非知机之君子,熟能遏滔滔天之浪于涓涓之始乎?

【批评】

唐荆川曰:前三语已括尽通篇大意。

朱子绿曰:点题后推开排衍四层,又接下再排四层,畅发祸生于忽之意,即插入何能为一语,如龙之点晴。尤喜其章法整而能变。

张明德曰:篇中何能为三字,凡十三见,总从一忽字中讨出。如徐熙画梅,拂草萦波,皆有奇趣。

 

附:《郑伯侵陈》

 鲁隐公八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

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长,其陈桓公之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向尔,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云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相关文章

  • 《东莱博议》小记

    《东莱博议》,亦名《左氏博议》,虽为南宋大儒吕祖谦“为诸生课试之作”,但其中亦保存着吕祖谦对历史与人生的真知灼...

  • 【左传精读08】盲目站队,容易带来灭顶之灾

    【材料】隐公六年 公元前719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

  • 郑庄公共叔段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卷之一 1.1郑庄公共叔段(隐公元年) 【左传背景】 当初,郑武公在申国娶妻武姜,生庄公和共叔段。...

  • 《左传》之六十七

    四年 【经】 4.1 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遂伐楚,次于陉(xin...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春秋左传-隐公六年》读

    陈桓公与周桓王二人都是短见之人。陈桓公以“宋、卫实难”不许郑伯之“请成”;周桓王因为恶郑而不礼郑伯。 陈国于郑国来...

  • 读《左传》之二百一十六成公十八年 下

    【传】 公如晋,朝嗣君也。 夏六月,郑伯侵宋,及曹门外。遂会楚子伐宋,取朝郏。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

  • 读《左传》之两百二十六襄公八年

    【经】 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夏,葬郑僖公。 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

  • 春秋故事8——陈及郑平

    鲁隐公七年,陈国与郑国讲和(去年郑侵陈,大获)。十二月,陈国公子佗前往郑国参加盟会,二日,与郑庄公举行结盟仪式。在...

  • 晋之伐郑也

    晋之伐郑也,楚人往救之。 郑人待楚援,楚师久不至。 晋人亦奇怪,楚人惧晋乎? 忽报陈使至,楚人方侵陈。 陈亦晋之属...

  • 大白话《史记》389:嘲笑这个人,差点被俘虏

    齐太公世家·第7天 齐顷公继位。 齐顷公元年,楚庄王正值强大,讨伐陈国。第二年,包围郑国,郑伯投降,之后又让郑伯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话《东莱博议·郑伯侵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zendtx.html